地名:臨淄區 | 隸屬:淄博市 |
區劃代碼:370305 | 代碼前6位:370305 |
行政區域:山東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車牌代碼:魯C |
長途區號:533 | 郵政編碼:255000 |
轄區面積:約66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4.92萬人 |
人口密度:約97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街道、7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聞韶街道 | 7.69萬人 | 4.76km2 | 聞韶街道位于臨淄主城區,雪宮路以東、天齊路以西、臨淄大道以南、牛山路以北,面積4.76平方千米,轄區14個社區、居民3.44萬戶、8.74萬人。202…[詳細] |
雪宮街道 | 7萬人 | 11.16km2 | 雪宮街道位于臨淄城區西部,總面積11.16平方千米,轄14個社區,總人口8.83萬人。2021年,街道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26.4億元,同比增長1…[詳細] |
辛店街道 | 7.22萬人 | 42.81km2 | 辛店街道位于臨淄城區南部,地處城鄉接合部,總面積42.81平方千米。轄區15個行政村、8個城市社區,總人口48339人。2021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詳細] |
稷下街道 | 11.06萬人 | 39.27km2 | 稷下街道位于臨淄城區北部,從東、西、北三面環繞城區,東臨淄河,西跨烏河,面積39.27平方千米,轄33個行政村、7個城市社區(2021年,新增康悅城社…[詳細] |
齊陵街道 | 3.12萬人 | 51.05km2 | 齊陵街道位于臨淄區東部,總面積51.05平方千米,轄37個行政村、1個城市社區,人口3.45萬人。2021年,齊陵街道共有規模以上企業17家;完成財政…[詳細] |
齊都鎮 | 5.27萬人 | 53.31km2 | 齊都鎮位于臨淄區中部偏北,面積53.31平方千米。轄47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總人口46735人。2021年,全鎮出生336人,出生人口性別比140%,…[詳細] |
皇城鎮 | 3.9萬人 | 86.89km2 | 皇城鎮位于臨淄區東北部,距區政府駐地14千米,面積86.89平方千米,轄50個行政村,54895人。大棚蔬菜種植已有40多年歷史,全鎮建有蔬菜大棚1.…[詳細] |
敬仲鎮 | 2.41萬人 | 60.7km2 | 敬仲鎮位于臨淄區北部,因歷史名人高傒(字白兔,謚號敬仲)墓葬于此而得名。南臨齊都鎮,西與朱臺鎮相鄰,東與皇城鎮隔河相望,北與廣饒縣接壤,距臨淄城區15…[詳細] |
朱臺鎮 | 3.82萬人 | 49.72km2 | 朱臺鎮位于臨淄區西北部,南隔烏河與鳳凰鎮相望,東與敬仲鎮相鄰,北與東營市廣饒縣、濱州市博興縣相連,西部緊鄰淄博先進制造業創新示范區。土地總面積49.7…[詳細] |
金嶺鎮 | 1.2萬人 | 18.79km2 | 金嶺回族鎮位于臨淄區西部,是山東省5個少數民族鄉鎮之一,淄博市唯一的民族鎮。全鎮面積18.79平方千米,轄9村(其中回族村3個)1社區、人口1.47萬…[詳細] |
鳳凰鎮 | 6.11萬人 | 73.87km2 | 凰鎮位于臨淄區西北部,轄56個行政村,面積73.87平方千米,總人口54249人。2021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68.87億元,同比增長141.…[詳細] |
金山鎮 | 6.12萬人 | 117.19km2 | 金山鎮位于臨淄區南部,總面積117.19平方千米,轄43個村、10個社區,有村(居)民29816戶、71197人。2021年,全鎮出生360人,人口出…[詳細] |
地名由來:
臨淄原名營丘,因東臨淄河,被齊獻公更名為臨淄。
基本介紹:
淄博市臨淄區地處魯中丘陵與魯北平原交接地帶,位于淄博市東北部,北緯36°37′51″~37°00′30″,東經118°06′27″~118°29′30″,東鄰青州市,南與淄川區、青州市相連,西接張店區與桓臺縣,北與廣饒縣、博興縣接壤,膠濟鐵路、青銀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設的濟青高鐵橫貫境內,全區總面積663.68平方千米。
地質地處魯西隆起的北部邊緣,茌平至淄博凹陷帶的東端,全區經歷了前震旦紀的地槽階段,古生代的地臺階段,中生代的活化階段和新生代的新構造階段,為金嶺背斜和湖田向斜構造。特征是在古老的結晶基地之上有較新的沉積巖覆蓋,為雙層結構型,褶皺構造不甚發育,以斷裂構造為主。巖漿巖分布面廣,
榮譽排行:
2025年1月,入選2024第四屆中國文化百強縣名單。
2024年9月,縣域新型工業化綜合實力全國500強(2024)發布,臨淄區位列254位。
2024年3月,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郵政局命名臨淄區為第四批“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2024年2月,臨淄區被命名為2024年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
2023年11月,臨淄區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2023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名第54。
2023年6月,臨淄區被確定為2022年山東省現代農業強縣。
2023年3月,臨淄區被評選為2022年山東省耕地保護激勵縣(市、區)。
2023年1月,臨淄區被認定為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
2022年12月,臨淄區被認定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
歷史沿革:
秦置臨淄縣。
西漢于東境置東安平縣,屬淄川國;分其西境置西安縣,與臨淄同屬齊郡。
東漢、三國魏、晉3縣同屬齊國。
南朝宋改東安平縣為安平縣,僑置高陽郡、高陽縣于西安縣。
北齊廢安平縣,徙高陽郡出境,廢西安縣入高陽縣,臨淄縣省入益都縣。
隋開皇十六年(596)復置臨淄縣,并由高陽縣析置時水縣。
大業初2縣并省入臨淄縣,屬北海郡。
唐、宋屬青州。
金屬益都府。
元至元三年(1266)省入益都縣,至元十五年(1278)復
區劃: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