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東阿縣 | 隸屬:聊城市 |
區劃代碼:371524 | 代碼前6位:371524 |
行政區域:山東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魯P |
長途區號:0635 | 郵政編碼:252000 |
轄區面積:約72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4.61萬人 |
人口密度:約47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街道、8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銅城街道 | 9.97萬人 | 73.3km2 | 銅城街道是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下轄的一個街道。轄曲山社區、香山社區、艾山社區、凌山社區、魚山社 區、琉璃井社區、位山社區等7個社區,轄王海村、東關村…[詳細] |
新城街道 | 7.2萬人 | 50km2 | 新城街道位于山東聊城東阿縣。下轄:
371524002200 122 北關村委會
371524002201 122 前王村委會
371524…[詳細] |
劉集鎮 | 4.16萬人 | 126.6km2 | 劉集鎮位于東阿縣西南20公里處,距聊城市區35公里。西距京九鐵路聊城站30公里,東距省城濟南飛機場90公里,距-60公里,北距濟聊高速35公里。全鎮緊…[詳細] |
牛角店鎮 | 3.12萬人 | 108.5km2 | 牛角店鎮地處魯西平原,黃河之濱,隸屬聊城市東阿縣管轄,全鎮總面積166.5平方公里,轄83個行政村,人口 5萬6千人。2000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命名為…[詳細] |
大橋鎮 | 1.24萬人 | 51km2 | 東阿縣大橋鎮位于黃河下游,東阿縣東部,為黃河沖積平原,境內沿黃34華里,105國道橫貫東西,黃河大橋扼京、津、晉、冀、魯、豫之咽喉,享有聊城“東大門”…[詳細] |
高集鎮 | 1.73萬人 | 69.64km2 | 高集鎮位于東阿縣東北部,距離縣城20公里,地處東阿、茌平、齊河三縣交界處,東連牛角店鎮,南鄰姚寨鎮,西面與茌平樂平鎮相連,北面與德洲齊河仁里鎮連接。高…[詳細] |
姜樓鎮 | 2.02萬人 | 55km2 | 姜樓鎮位于東阿縣西南12公里,現轄35個行政村,6900戶,2.8萬人,4.8萬畝耕地,55平方公里。除省道324線齊南路穿鎮而過外,縣級道路單王路、…[詳細] |
姚寨鎮 | 2.07萬人 | 83.45km2 | 姚寨鎮位于聊城市東阿縣東北部,省道齊(河)南(樂)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全鎮轄55個行政村,3.4萬人,7萬畝耕地。近幾年來,姚寨鎮黨委、政府在縣委…[詳細] |
魚山鎮 | 1.49萬人 | 64.51km2 | 魚山為泰山西來余脈,因形似烏龜而得名,其座北朝南,首入九曲黃河,海撥82.1米,因三國建安文學主將曹植墓葬與此而聞名,1996年11月曹植墓被國務院評…[詳細] |
陳集鎮 | 1.6萬人 | 46.5km2 | 陳集鄉緊鄰縣城東部,鄉政府駐地胡莊村距縣城6公里,距聊城市25公里,區位優勢明顯。全鄉面積46.5平方公里,轄4個管理區,30個行政村,5125戶17…[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北有黃河,南有濟水蜿蜒東流,河曲形成大陵,故曰阿;阿,有二:在趙者曰西阿,在齊者曰東阿。這就是東阿縣名稱的由來。
基本介紹:
東阿縣位于山東省西部,隸屬“江北水城·運河古都”—山東省聊城市,總面積729平方公里,人口40萬,轄10個鎮(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是中國阿膠之鄉、中國喜鵲之鄉、中國雜技之鄉、中國黃河鯉魚之鄉、中國油用牡丹之鄉、中國驢肉美食之鄉,全國綠化模范縣、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中國綠色名縣、國家園林縣城、中國最佳養生休閑旅游名縣,被譽為“萬戶喜鵲吉祥地,千年阿膠福壽鄉”。2021年全縣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4.2億元,同比增長8%;稅收占比80%,同比提高2.4個百分點。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4億元,同比增長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513元,同比增長9%。存貸
榮譽排行:
2024年6月,被確定為2023年山東省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縣。
2023年12月,東阿縣被確定為2023年度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
2023年12月,東阿縣黑毛驢養殖系統被認定為山東省第二批農業文化遺產資源。
2023年3月,東阿縣被確定為2022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
2023年2月,工信部公布2022年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城市名單,東阿縣上榜,特色優勢產業:食品制造業。
2021年12月,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確定東阿縣為2021年山東省“兩全兩高”農業農業機械化示范縣(示范市)。
2021年11月,東阿縣被確定為第二批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縣(區)。
2021年10月,東阿縣上榜2021中國康養百佳縣市第34名。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東阿縣為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歷史沿革:
漢置東阿縣,屬東郡。
三國時期為魏地,隸屬同漢。
西晉屬濟北國,東晉改國為郡,東阿屬之。
南北朝時期,因南北分裂,政權迭易,457年,東阿并入谷城縣。
后魏,恢復東阿縣;北齊省谷城,入東阿,屬濟州。
隋朝,東阿屬兗州濟北郡。
唐武德四年(621),屬濟州,隸河南道;天寶元年(742),更州為郡,隸濟陽郡,同年恢復谷城縣;天寶十三年(754),改屬鄆州東平郡;大歷元年(766),鄆州改為淄青道,東阿屬之;元和十
區劃: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