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花園鎮 | 隸屬:郯城縣 |
區劃代碼:371322113 | 代碼前6位:371322 |
行政區域:山東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魯Q |
長途區號:0539 | 郵政編碼:276000 |
轄區面積:約7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11萬人 |
人口密度:約56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9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朝陽社區 | ~253 | 鄉中心區 | 朝陽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花園社區 | ~254 | 村莊 | 花園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宋窯社區 | ~255 | 村莊 | 宋窯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捷莊社區 | ~256 | 村莊 | 捷莊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澇溝社區 | ~257 | 村莊 | 澇溝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秦莊社區 | ~258 | 村莊 | 秦莊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埠子社區 | ~259 | 村莊 | 大埠子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李村社區 | ~260 | 村莊 | 李村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冷廟社區 | ~261 | 村莊 | 冷廟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花園鄉歷史悠久,境內南溝崖遺址考古發掘證明,新石器時代晚期,境內即有以農業為主的安居村落出現。原以杏樹較多,取名杏花園,后簡化為花園。
基本介紹:
花園鄉位于郯城縣西南部,與江蘇省新沂市、邳州市接壤,地處兩省三縣(市)交界處,距縣城25公里,310國道橫穿東西,交通十分便利。全鄉面積73平方公里,耕地6.8萬畝,現轄29個行政村,總人口5萬人。境內白馬河縱穿南北15公里,地處平源,土壤肥沃,河流縱橫,環境優美,資源豐富,素有郯南“魚米之鄉”美譽。鄉駐地建設布局合理,實現了美化、亮化、綠化,全鄉村村通水泥路,水、電、通信、通訊、網絡、有線電視等設施一應俱全。
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財政增長,農民增收”,以“農業富民,工業強鄉,鄉村聯動,共奔小康”為目標,全面推動全鄉經濟的快速發展。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扶持發展以稻米、面粉、木材、
榮譽排行:
2020年3月,花園鎮入選2019年度山東省省級耕地保護激勵鄉(鎮、街道)。
2011年10月,環境保護部授予花園鎮2011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三墩古墓位于花園鄉新馬莊村西北約1000米處。所謂三墩古墓是當地群眾的習稱,是由三個相隔不遠大小不同的墩子組成的,現在僅主墩,另外兩個較小的“鬼墩”和“尾墩”已于1957年被馬莊村民挖除了。
南溝崖遺址位于縣城西南約15公里,花園鄉南溝崖村西南20米處的一片高臺地上,頂部高出周圍地面3米許,東有水渠,北傍小河,南臨310國道。遺址東西250米,南北300米,總面積約7.5萬平方米
徐莊遺址位于郯城縣花園鄉徐莊南約300米,年代為東周、漢,類別為古遺址。徐莊遺址是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花園鎮作為行政區劃,始于1975年7月,花園人民公社由港上公社東南部劃出的7個大隊、4個自然村;歸昌公社西部劃出的16個大隊、14個自然村;楊集公社西北部劃出的19個大隊、18個自然村,計42個大隊、188個生產隊,共42個自然村組建而成。
因駐地花園村,故名花園人民公社。
1984年4月,實行政社分開,改稱花園鄉。
2020年6月,撤鄉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