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塔秀鄉 | 隸屬:貴南縣 |
區劃代碼:632525203 | 代碼前6位:632525 |
行政區域:青海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青 |
長途區號:0974 | 郵政編碼:813000 |
轄區面積:約1139.5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545人 |
人口密度:約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塔秀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塔秀”系藏語譯音,意為“塔氏先民后裔”,是一個藏族部落名,據傳說該部落源于藏族四大姓氏之一的苳氏支系,即“苳十八大秀氏”中派生出的苳塔哇杰的后裔,故…[詳細] |
達茫村 | ~200 | 鄉中心區 | 1953年貴南藏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成立,全縣設5個區1個鄉;1958年9月10日,全縣撤區并鄉,塔秀鄉由原來的大倉鄉、塔秀鄉、尕加夏日鄉合并組成;195…[詳細] |
塔秀村 | ~201 | 村莊 | “塔秀”系藏語譯音,意為“塔氏先民后裔”,是一個藏族部落名,據傳說該部落源于藏族四大姓氏之一的苳氏支系,即“苳十八大秀氏”中派生出的苳塔哇杰的后裔,故…[詳細] |
貢哇村 | ~202 | 村莊 | 貢哇村位于貴南縣塔秀鄉境內,距縣城13公里的覺后灘處,是一個純牧業村,全村有74戶385人,其中女181人,占全村人口的47.01%,剩余勞力187人…[詳細] |
子哈村 | ~203 | 村莊 | 大概300年前(清代康熙五十年)由貴德縣長瑪日鄉德秀村搬遷至現在的子哈村,逐漸發展形成現在的子哈村;1953年貴南藏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成立,全縣設5個區…[詳細] |
加斯村 | ~204 | 村莊 | 1953年貴南藏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成立,全縣設5個區1個鄉;1956年9月10日,全縣撤區并鄉,塔秀鄉由原來的大倉鄉,塔秀鄉、尕加夏日倉鄉合并組成;19…[詳細] |
達龍村 | ~205 | 村莊 | 達龍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西格村 | ~206 | 村莊 | 1953年貴南藏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成立,全縣設5個區1個鄉;1958年9月10日,全縣撤區并鄉,塔秀鄉由原來的大倉鄉、塔秀鄉、尕加夏日鄉合并組成;195…[詳細] |
扎日干村 | ~207 | 村莊 | 大概在1767年有一個叫達倉洪波的人,從海南州共和縣遷移至此地,繁衍生息,逐漸形成扎日干;1958年以前和達茫村合并稱達倉鄉,1960年分為扎日干大隊…[詳細] |
巴塘新村 | ~208 | 村莊 | 巴塘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貴南黑羊場生活區 | ~500 | 村莊 | 貴南黑羊場生活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塔秀”系藏語,因原部落頭人塔拉杰住此地而得名。
基本介紹:
塔秀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駐地26千米。人口0.6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面積0.2萬平方千米。轄塔秀、加斯、達龍、西格、扎日干、達茫、子哈、貢哇8個村(牧)委會。1954年屬塔秀區,1958年撤區設塔秀鄉,后改為塔秀公社,1963年改為塔秀鄉,1969年改為塔秀公社,1984年改為塔秀鄉。
榮譽排行:
2020年5月,塔秀鄉被確定為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文化旅游:
冬次多古城位于貴南縣塔秀鄉只哈村,年代為唐。類別為古遺址。為青海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53年前,塔秀屬貴德縣。
1953年,貴德縣建政時設塔秀區。
1958年,并入江當公社。
1961年,分設塔秀公社。
1963年,同子哈,加斯公社合并成立塔秀鄉。
1969年,復為塔秀公社。
1984年,復為塔秀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