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花土溝鎮 | 隸屬:茫崖市 |
區劃代碼:632803100 | 代碼前6位:632803 |
行政區域:青海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青 |
長途區號:0977 | 郵政編碼:817000 |
人口數量:約1.55萬人 | |
下轄地區:6個社區、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團結路社區 | ~001 | 主城區 | 2007年7月12日茫崖行委設立花土溝鎮團結路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平安巷社區 | ~002 | 主城區 | 因平安巷路而得名。2007年5月茫崖行委設立花土溝鎮平安巷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昆侖路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因昆侖路而得名。2007年7月茫崖行委設立花土溝鎮昆侖路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油龍路社區 | ~004 | 主城區 | 因油龍路而得名。2007年7月茫崖行委設立花土溝鎮油龍路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大浪灘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大浪灘”是指像海浪一樣的灘地,因見灘內地勢寬闊平坦,遠看像海浪一樣浮現出來而得名。…[詳細] |
金山路社區 | ~006 | 主城區 | 因金山路得名。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為花土溝鎮牧民新居社區;2014年7月后將花土溝鎮牧民新居社區改花土溝鎮金山路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崗茨村 | ~200 | 村莊 | 崗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莫河爾布魯克村 | ~201 | 村莊 | 莫河爾布魯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代爾森牧村 | ~202 | 村莊 | 代爾森牧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花土溝”因鎮區周圍諸多土質山包常年受風蝕雨刷,形成菊花狀溝槽而得名。
基本介紹:
花土溝鎮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呈峰疊的阿爾金山雄峙其北,白雪皚皚的阿喀祁漫塔格山高聳其西南,形成山盆相間的地形格局。除北部阿哈提山、西南部阿喀祁漫塔格山海拔高度在3800米以上外,約占全鎮總面積80%的盆地區海拔高度在2689-3800米之間。且荒漠戈壁和流動沙丘占全鎮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全鎮生態異常脆弱,無自然植被分布和覆蓋,只在城鎮內有少部分人工綠化林及園林。
花土溝鎮屬于大陸荒漠區氣候類型。風多雨少、寒冷干燥、冬長夏短,四季不分明、晝夜溫差大是其主要特征,也是環境艱苦、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全年平均氣溫3.8℃,最熱天氣為7月份,平均18.5℃,極端最高氣溫30.6℃,最冷天氣為1
歷史沿革:
漢代時期,羌族在此居住,曾建立若羌國。
西晉時期,為吐谷渾屬地。
隋大業五年(609年),隸屬部善郡。
唐龍朔三年(663年)后,屬吐蕃國轄地。
宋代時期,為撒里畏兀兒屬地。
明朝正德七年(1512年)后,屬蒙古族諸部轄地。
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為青海蒙古族左翼盟和碩特部西右中旗(俗稱臺吉乃旗)雜斯陶海牧地。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都蘭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隸屬茫崖工委、茫崖鎮。
1984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