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邊麻溝村 | 隸屬:朔北藏族鄉 |
區劃代碼:630121210211 | 代碼前6位:630121 |
行政區域:青海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青 |
長途區號:0971 | 郵政編碼:81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本村因溝內邊麻繁茂叢蔭,故名邊麻溝村。
榮譽排行:
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邊麻溝村榜上有名。
2018年10月,農業農村部將邊麻溝村推介為2018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2017年10月,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授予邊麻溝村2017年度“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
基本介紹:
邊麻溝村位于大通縣朔北鄉東部,距大通縣14公里,轄三個自然村,農業戶162戶,人口612人,有漢、藏、土等民族,平均海拔2790米,年降雨量580毫米,絕對無霜期68天。轄區總面積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600畝,人均耕地2.5畝,農作物主要以種植油菜、小麥、土豆為主,2016年人均收入達10925.03元。
邊麻溝村依靠本村森林資源優勢,開展鄉村森林生態旅游邊麻溝花海農莊建設。爭取項目資金、村民集資入股,并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流轉村民土地600畝,注冊成立了大通縣大眾農業觀光專業合作社。邊麻溝花海修建了觀景臺、觀景長、游步道、百合長廊、立體花壇、中心花壇等,種植各類花卉30余種,新建
歷史沿革:
1955年以前,為大通五區駕窎溝鄉管轄;1956年撤區并鄉時,與朔北鄉合并,并由朔北鄉管轄;1958年公社化時,由朔北公社管轄;1961年調整核算單位時,從朔北劃出窎溝公社后,由窎溝公社管轄;1966年四清運動后又合并為朔北公社,由朔北公社管轄;1981年朔北公社又將窎溝劃出,為窎溝公社管轄;1984年體制改革后,為窎溝鄉邊麻溝村村民委員會;2006年撤鄉并鎮時,歸入朔北藏族鄉,為朔北藏族鄉邊麻溝
周邊相關:
邊麻溝村附近有老爺山、察汗河景區、東峽翠谷、廣惠寺、黑泉水庫、大通娘娘山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大通藏香豬、大通蠶豆、新莊黃瓜、大通雞腿蔥、大通牦牛肉、大通馬鈴薯等特產,有大通橋兒溝砂罐、老爺山花兒會、塔爾寺酥油花、湟中農民畫、銀銅器制作及鎏金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