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炭山鄉 | 隸屬:原州區 |
區劃代碼:640402204 | 代碼前6位:640402 |
行政區域:寧夏回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寧D |
長途區號:0954 | 郵政編碼:756000 |
轄區面積:約25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861人 |
人口密度:約1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炭山村 | ~200 | 鄉中心區 | 因山中蘊藏煤炭資源得名。炭山之名已久,清宣統《固原州志》記:“固原東北鄉,距城七十里,丁馬堡有炭山一區。產煤不旺,悉用土法開采,不敖居民炊燓,每年納課…[詳細] |
石灣村 | ~202 | 村莊 | 因村內石柱灣自然村有一大石柱,且區域內石頭較多,得名石柱灣村。后簡稱為石灣村。…[詳細] |
新山村 | ~203 | 村莊 | 本村原名為黑山大隊,后來人們認為“黑山”不吉祥,故稱為新山。另一說此地于1920年海原大地震后山體滑坡,形成塌山,當地群眾將塌山稱作新山。…[詳細] |
古灣村 | ~204 | 村莊 | 此地在很早以前以古(顧)姓居民為主,因地勢得名古灣村。…[詳細] |
南坪村 | ~205 | 村莊 | 原與古灣村一起稱丁馬堡,后因此地位于南部的一塊平坦地帶得名南坪村。…[詳細] |
陽洼村 | ~207 | 村莊 | 因此地地處山的陽面洼地得名陽洼。1958年為炭山公社陽洼大隊;1980年為高臺人民公社陽洼生產大隊;1983年為高臺鄉陽洼村,設村委會;2003年高臺…[詳細] |
張套村 | ~209 | 村莊 | 此地的東西兩側群山環繞,中間地帶狹長,酷似一個狹長的套子,且早起定居者以張姓為主,因此得名張套村。…[詳細] |
地名由來:
炭山鄉因有煤炭而得名炭山。
基本介紹:
炭山鄉地處原州區東北部75公里處,屬東部干旱片帶,區域特點是山高溝深、地形破碎,平均海拔1670米,地域面積257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72個自然村,4032戶19259人,回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7%;全鄉11個村支部,農民黨員318人。全鄉絕對貧困人口732戶,3660人,占總人口的19%。總耕地面積10.2萬畝,人均耕地5.3畝,屬山旱地,已退耕4.5萬畝。全鄉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農作物以春小麥、洋芋、胡麻為主,養殖業以牛、羊為主。目前全鄉牛存欄4198頭,羊存欄13332只,生豬存欄236頭,家禽存欄1180只,圈棚1080棟。2005年人均純收入1119元,其中勞務收入占45%,畜
歷史沿革:
1949年,境內設有磚窖、南坪兩鄉,隸屬七營區。
1953年1月,增設炭山區,轄有9個鄉。
1958年10月,境內設炭山、磚窖兩個公社;同年12月,磚窖公社并入炭山公社。
1983年10月,改為炭山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