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置常,常樂鎮行政區劃,沙坡頭區常樂鎮地名資料">
地名:常樂鎮 | 隸屬:沙坡頭區 |
區劃代碼:640502107 | 代碼前6位:640502 |
行政區域:寧夏回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寧E |
長途區號:0953 | 郵政編碼:750000 |
轄區面積:約91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2萬人 |
人口密度:約1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常樂社區 | ~001 | 村莊 | 東漢置有沿河亭障麥田城,明置古水營、常樂二堡城,清末為常樂堡,故得名。常樂寓意”平安長樂“之意。…[詳細] |
倪灘村 | ~200 | 村莊 | 以河灘姓氏得名倪灘。1983年設立倪灘村村民委員會屬常樂鄉管理,2003年合鄉并鎮屬常樂鎮管理,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馬路灘村 | ~201 | 村莊 | 以河灘邊馬路得名馬路灘。1983年設立馬路灘村村民委員會屬常樂鄉管理,2003年合鄉并鎮屬常樂鎮管轄,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棗林村 | ~202 | 村莊 | 以棗樹多而成林得名棗林。1983年設立棗林村村民委員會屬常樂鄉管理,2003年合鄉并鎮屬常樂鎮管理,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大路街村 | ~203 | 鎮中心區 | 以馬路邊街道而得名大路街村。1983年命名為大路街村,2003年合鄉并鎮后劃歸常樂鎮管轄,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劉營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以姓氏營寨得名劉營。1983年設立劉營村村民委員會屬常樂鄉管理,2003年合鄉并鎮屬常樂鎮管理,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高灘村 | ~205 | 村莊 | 以河灘姓氏得名高灘。1983年設立高灘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合鄉并鎮屬常樂鎮管理,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李營村 | ~206 | 村莊 | 以姓氏營得名李營。1983年設立李營村,2003年合鄉并鎮屬常樂鎮管理,地名沿用至今。…[詳細] |
水車村 | ~207 | 村莊 | 以張姓人家安裝水車灌地得名水車村。1983年設立水車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合鄉并鎮劃歸常樂鎮管轄,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黃套村 | ~209 | 村莊 | 以山溝地形姓氏得名黃套村。1983年設立黃套村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常樂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以”平安長樂“之意而得名常樂。1983年設立常樂村村委會屬常樂鄉管理,2003年合鄉并鎮后屬常樂鎮管理,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河沿村 | ~211 | 村莊 | 于1987年12月14日成立行政村,屬常樂鄉,原屬李營、常樂、劉營,大路街的四個生產大隊的基礎上成立的,1992年鄉改鎮,2003年合鄉并鎮后劃歸常樂…[詳細] |
熊家水村 | ~213 | 村莊 | 以姓氏泉水得名熊水村。1983年設立熊水村村民委員會屬紅泉鄉管理,2003年合鄉并鎮屬香山鄉管理,地名沿用至今。…[詳細] |
羅泉村 | ~214 | 村莊 | 新中國成立前屬中衛縣六區二鄉,1958年屬香山公社,1962年屬紅泉公社羅泉大隊,1983年改為村委會,2003年合鄉并鎮劃歸常樂鎮管轄,2003年1…[詳細] |
思樂村 | ~215 | 村莊 | 思樂乃“吃水不忘挖井人,快樂不忘共產黨”飲水思源之意,故名。…[詳細] |
康樂村 | ~216 | 村莊 | 于2013年村民搬遷至此村,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海樂村 | ~217 | 村莊 | 海指村民移民自海原,樂指幸福快樂,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常樂鎮因境內常樂堡而得名。
基本介紹:
常樂鎮鎮0駐。面積918平方千米,人口2.1萬。郵編:。轄1個居委會、15個村委會:常樂鎮;倪灘村、馬路灘村、棗林村、大路街村、劉營村、高灘村、李營村、水車村、上游村、黃套村、常樂村、河沿村、上石棚村、熊家水村、羅泉村。
榮譽排行: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常樂鎮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文化旅游:
老君臺位于中衛常樂鎮境內的興隆山上,三面環山,一-立,巒曠臺幽,是朔方最大的道教勝地。老君臺古稱“興隆山老君臺全真觀”,20世紀90年代初恢復重建時,因將臨近的“太清山宏佛寺”一并納入老君臺
介 紹 炭山夜照是指中衛城區上河沿煙洞溝露天煤自燃的景觀。炭山又名小洞山,位于中衛城區黃河南岸常樂鎮,其山梁下藏有煙煤,由于地震裂縫、小窯采挖、太陽曝曬等,使浮山煤自燃,經年不息。白天看去煙
四眼井城址位于沙坡頭區常樂鎮羅圈村四眼井村。2019年7月31日,四眼井城址被公布為第五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城址四周塹壕外緣為基點,四面外延20米。
下河沿瓦窯遺址位于中衛市城區常樂鎮大灣,年代為西夏—元。2005年9月15日,下河沿瓦窯遺址被公布為第三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下河沿窯址位于中衛市城區常樂鎮,年代為西夏—元。2005年9月15日,下河沿窯址被公布為第三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56年,置常樂鄉。
1958年,改衛星公社。
1962年,改名常樂公社。
1983年,復置常樂鄉。
1992年,改置常樂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