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小岔鄉 | 隸屬:彭陽縣 |
區劃代碼:640425204 | 代碼前6位:640425 |
行政區域:寧夏回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寧D |
長途區號:0954 | 郵政編碼:756000 |
轄區面積:約151.0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000人 |
人口密度:約1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榆樹村 | ~200 | 村莊 | 1983年10月由榆樹生產大隊更名為榆樹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李渠村 | ~201 | 村莊 | 1983年10月由李渠生產大隊更名為李渠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吊岔村 | ~202 | 村莊 | 1983年由彭陽縣人民政府審批成立。1983年10月由吊岔生產大隊更名為吊岔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米溝村 | ~203 | 村莊 | 1983年10月由米溝生產大隊更名為米溝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耳城村 | ~205 | 村莊 | 1983年10月由耳城生產大隊更名為耳城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柳灣村 | ~206 | 村莊 | 1983年由彭陽縣人民政府審批成立。1983年由柳灣生產大隊更名為柳灣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小岔村 | ~207 | 鄉中心區 | 1983年10月由小岔生產大隊更名為小岔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地名由來:
小岔鄉因山脈地形而得名,境內多有大溝小岔,故稱小岔。
基本介紹:
彭陽縣小岔鄉位于彭陽縣北部62公里,轄區面積151.09平方公里,全鄉共轄8個行政村,耕地面積39345畝,退耕退地面積60242.3畝,總人口7188人,是彭陽縣朝那雞養殖的核心地帶。目前,全鄉朝那雞飼養量達21.2萬只,其中存欄8.7萬只,出欄12.5萬只,占全縣朝那雞總數65萬只的四分之一,1000只以上 的養殖大戶6戶,500只——1000只養殖戶5戶,100只——500只養殖戶53戶,從事朝那雞養殖業人口占農業人口總數的89%,全鄉日產蛋量近3.4噸,農民年人均朝那雞收入達840元,占人均純收入的35%,朝那雞產業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主渠道,該鄉鎮也是全縣最大的蛋源、肉源基地之一。<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小岔鄉人口數量為.2萬人,位列彭陽縣各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2位。
文化旅游:
小岔溝革命舊址位于固原市彭陽縣小岔鄉,年代為近現代。2005年9月15日,小岔溝革命舊址被公布為第三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耳朵古城址位于固原市彭陽縣小岔鄉耳朵村,年代為宋。2005年9月15日,耳朵古城址被公布為第三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清代,屬固原直隸州萬安監。
民國時,屬固原縣萬安鄉。
1953年5月,境內設有榆樹、東洼2鄉。
1958年10月,合并到羅洼鄉。
1961年5月,由羅洼公社分設小岔人民公社。
1983年10月,劃入彭陽縣管轄;同年12月,改小岔公社為小岔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