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扁擔溝鎮 | 隸屬:利通區 |
區劃代碼:640302103 | 代碼前6位:640302 |
行政區域:寧夏回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寧C |
長途區號:0953 | 郵政編碼:750000 |
轄區面積:約18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22萬人 |
人口密度:約11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扁擔溝村 | ~200 | 村莊 | 境內原有一條自然溝,淺寬呈扁擔狀,以此而名![詳細] |
烽火墩村 | ~201 | 村莊 | 1955年成立初級社,屬馬蓮渠鄉、高閘四區轄;1956年改高級社,屬馬蓮渠鄉、高閘四區轄;1962年社隊規劃調和,屬高閘人民公社管轄;1978年東干渠…[詳細] |
高糜子灣村 | ~202 | 鎮中心區 | 1955年成立初級社,屬馬蓮渠鄉、高閘四區轄;1956年改高級社,屬馬蓮渠鄉、高閘四區轄;1962年社隊規劃調和,屬高閘人民公社轄;1978年東干渠通…[詳細] |
雙吉溝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本村位于雙吉溝東岸,村內又無特殊標志,故以此溝而得名![詳細] |
渠口村 | ~204 | 村莊 | 因渠口村位于東干渠支渠渠口,故名渠口村![詳細] |
黃沙窩村 | ~205 | 村莊 | 黃沙窩村位于扁擔溝鎮北部。1990 年 1 月,黃沙窩鄉成立后,設黃沙窩村委會。轄 8 個村民小組,總面積 15 平方公里![詳細] |
海子井村 | ~206 | 村莊 | 位于扁擔溝鎮東部,2010年6月7日,由靈武市劃歸利通區管轄。轄6個村民小組,總面積60平方公里,人口1500人。…[詳細] |
西溝沿村 | ~207 | 村莊 | 本村原隸屬于靈武市,位于靈武市西邊,故名西溝沿村![詳細] |
南梁村 | ~208 | 村莊 | 南梁村位于扁擔溝鎮東部,2010 年 6 月 7 日,靈武市將南梁村等 4 個行政村歸劃利通區管轄。轄 9 個村民小組,總面積 45 平方公里![詳細] |
五里坡村 | ~209 | 村莊 | 位于扁擔溝鎮東部,2010年6月7日,由靈武市劃歸利通區管轄。轄7個村民小組,總面積40平方公里。…[詳細] |
同利村 | ~210 | 村莊 | 取同心縣和利通區的首個漢字命名。2012年,為安置同心縣馬高莊、張家源、興隆、窯山4個鄉鎮的1100戶5500人遷移到此,設立同利村。轄6個安置區,總…[詳細] |
石家窯村 | ~211 | 村莊 | 根據村民姓氏命名。位于孫家灘北,下石家窯頭南,為石家窯村村民委員會駐地。根據村民姓氏命名![詳細] |
趙家溝村 | ~212 | 村莊 | 趙家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漁光湖村 | ~213 | 村莊 | 附近有湖名為漁光湖,故村名為漁光湖村。自成立后沿用至今![詳細] |
吳家溝村 | ~214 | 村莊 | 村子附近有條溝名為吳家溝,故村子取名吳家溝村![詳細] |
良繁場生活區 | ~500 | 村莊 | 良繁場生活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扁擔溝鎮西南地有一條溝,兩頭窄,中間寬,人們稱這條溝為扁擔溝。鎮因溝名。
基本介紹:
隸屬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扁擔溝鎮地處利通區南部,東臨靈武市白土崗鄉,西鄰青銅峽,南靠孫家灘地區,北與高閘鎮、金銀灘鎮接壤。鎮域面積186平方公里。扁擔溝鎮轄6個行政村和一個良繁場,總人口2.04萬人,其中回族人口占總人數的78.8%,全鎮有耕地面積 7.8萬畝,其中林果種植面積1.5萬畝,牧草面積1.35萬畝,奶牛存欄7200頭,是一個以特色種植業和奶牛養殖業為主的農業大鎮。
扁擔溝鎮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天然牧場,上世紀七十年代東干渠建成后,將扁擔溝分為以揚水為主的扁擔溝片和以自流灌溉為主的黃沙窩片,經過二十幾年的開發建設,到九十年代相繼成立了扁擔溝和黃沙窩兩個鄉。由于體制的變更,經國務院備
榮譽排行:
2008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扁擔溝鎮第七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歷史沿革:
扁擔溝鎮鎮區古為一個天然牧場。
20世紀70年代,東干渠建成后,將扁擔溝分為以揚水為主的扁擔溝片和以自流灌溉為主的黃沙窩片。
1990年,成立扁擔溝和黃沙窩2個鄉。
2003年,撤鄉建鎮,成立扁擔溝鎮。
2010年6月,將靈武市白土崗鄉五里坡地區南梁、西溝沿、海子井、五里坡4個行政村劃入扁擔溝鎮管轄。
扁擔溝鎮有蘋果樹1.75萬畝。近年來,該鎮大力推廣綠色無公害種植,成立了專業合作社3家,現有會員260余戶,涉及果農530多戶,并注冊了“扁擔溝蘋果”地域商標,新栽植優質蘋果樹6785畝,完善了有機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