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美麗河鎮 | 隸屬:元寶山區 |
區劃代碼:150403102 | 代碼前6位:150403 |
行政區域:內蒙古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蒙D |
長途區號:0476 | 郵政編碼:024000 |
轄區面積:約59.1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22萬人 |
人口密度:約20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公格營子村 | ~200 | 村莊 |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建村,因清廷王爺的公格(女兒)嫁此地李家,故得名公格營子。…[詳細] |
西六家村 | ~201 | 村莊 |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6戶人家在古山東麓建村,因位于公格營子村西側,故得名西六家。…[詳細] |
四家村 | ~202 | 村莊 |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4戶人家在此建村始居而得名。…[詳細] |
新安屯村 | ~203 | 村莊 |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盛、關兩家在此始居,形成村落,故名盛關屯,后音轉為新安屯。…[詳細] |
前美麗河村 | ~204 | 鎮中心區 | 清天命(后金)年間(1616—1626年)建村,取名“毛呼熱音高勒”,系蒙古語,意為“半截河”,漢語諧音“莫里河”,后演變為美麗河。因南北村均稱美麗河…[詳細] |
后美麗河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清天命(后金)年間(1616—1626年)建村,取名“毛呼熱音高勒”,系蒙古語,意為“半截河”,漢語諧音“莫里河”,后演變為美麗河。因南北村均稱美麗河…[詳細] |
青山村 | ~206 | 村莊 |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建村,曾用名達拉明安,系蒙古語,意為“千戶長”。1964年更名青山。…[詳細] |
地名由來:
“美麗河”系蒙古語,正音為“毛呼熱音高勒”,意為半截河,漢語諧音“莫里河”,“高勒”即河,今已演變為美麗河。
基本介紹:
美麗河鎮位于元寶山區中部,距元寶山區政府駐地平莊鎮10.6千米,距赤峰市中心50千米。東隔老哈河與遼寧省建平縣相望。全鎮總土地面積83.64平方千米,下轄青山村、后美麗河村、前美麗河村、新安屯村、四家村、西六家村、公格營子村7個行政村。全鎮6623戶,22614口人。
美麗河鎮享有地緣優勢,交通便利,歷史悠久,自戰國時期這里就以富儲熱水資源和抗御東胡而著稱,至今境內仍殘存有部分為了抗御東胡而修建的燕長城遺址。人民勤勞質樸,民風淳厚,地理位置優越,是赤峰市通往遼寧各主要城市的必經之地,也是元寶山區各鎮街交往的咽喉之地。赤峰市出省的通道赤(峰)朝(陽)公路、錦(州)赤(峰)鐵路穿境而過,赤朝
榮譽排行:
2014年7月,美麗河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3年7月,農業部認定美麗河鎮為第三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古山綠源西紅柿)。
歷史沿革:
1958年,建美麗河人民公社,隸原赤峰市。
1962年,赤峰市、縣分置時改隸赤峰縣(今松山區)。
1983年10月撤昭烏達盟行政公署建制,建赤峰市,同年末,美麗河公社劃入元寶山區。
1984年,改建為美麗河鄉。
1988年,改設為美麗河鎮,隸元寶山區,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