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庫聯鄉 | 隸屬:興和縣 |
區劃代碼:150924209 | 代碼前6位:150924 |
行政區域:內蒙古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蒙J |
長途區號:0474 | 郵政編碼:012000 |
轄區面積:約633.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900人 |
人口密度:約1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大庫聯村 | ~200 | 鄉中心區 | 大庫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哈少營村 | ~201 | 村莊 | 哈少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邊家村 | ~202 | 村莊 | 邊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一堵墻村 | ~203 | 村莊 | 一堵墻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海卜子村 | ~204 | 村莊 | 海卜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鐵匠溝村 | ~205 | 村莊 | 鐵匠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楊樹灣村 | ~206 | 村莊 | 楊樹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幸福村 | ~207 | 村莊 | 幸福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李東良村 | ~208 | 村莊 | 李東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羊場溝村 | ~209 | 村莊 | 羊場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西號村 | ~210 | 村莊 | 西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二道洼村 | ~211 | 村莊 | 二道洼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五號村 | ~212 | 村莊 | 五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三海洼村 | ~213 | 村莊 | 三海洼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黑溝村 | ~214 | 村莊 | 大黑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曹四夭村 | ~215 | 村莊 | 曹四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康卜諾村 | ~216 | 村莊 | 康卜諾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庫聯”系蒙古語,意為“草地圍墻”,大庫聯從元朝開始即為蒙古牧地,因而得名。
基本介紹:
大庫聯鄉位于內蒙古興和縣北部,距縣城45公里,東與河北省尚義縣毗鄰,南與本縣團結鄉相連,西與察右前旗、本縣賽烏素鎮交界,北于南都縣接壤。全鄉總土地面積633.3平方公里,現共轄22個村委會,165個自然村,190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11655戶,在冊人口45963人,其中常住戶數8302戶,人口29817人,種地人口22826人,少數民族有蒙、回、滿、怒、四個民族,資源豐富有褐碳、硅鐵、石灰石等礦產資源,商業發達,是全縣的商業、餐飲、物流集聚地,素有“旱碼頭”之稱。
全鄉共有耕地23.08萬畝,其中實有農作物播種面積17.29萬畝.人均耕地7.5畝。全鄉種植業以油料、馬鈴薯為主,也是本
歷史沿革:
清代時期,屬興和廳。
民國時期,屬興和縣第六區。
1958年,設立大庫聯公社。
1984年,大庫聯公社改鄉。
2006年3月,曹四天、五股泉2鄉并入大庫聯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