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磴口縣 | 隸屬:巴彥淖爾市 |
區劃代碼:150822 | 代碼前6位:150822 |
行政區域:內蒙古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蒙L |
長途區號:0478 | 郵政編碼:015000 |
轄區面積:約367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79萬人 |
人口密度:約2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鎮、1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巴彥高勒鎮 | 5.45萬人 | 493km2 | 巴彥高勒鎮行政隸屬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位于磴口縣東南部,黃河西岸,是磴口縣政治、旅游、文化、交通的中心,是磴口旅游的核心地區。
巴彥高勒為蒙…[詳細] |
隆盛合鎮 | 8400人 | 92km2 | 隆盛合鎮地處套區平原,南接協城鎮,東北與杭錦后旗查干敖包鄉相鄰,西至公地鄉,總面積92平方公里,轄6個自然村,42個村民小組,共2335戶,9104人…[詳細] |
渡口鎮 | 5000人 | 114km2 | 渡口鎮行政隸屬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位于磴口縣東南部,黃河貫穿全鎮,自古是黃河東西交通之重要渡口,故而得名,是磴口旅游黃河景觀的核心地區。
1…[詳細] |
補隆淖鎮 | 4200人 | 70.7km2 | 補隆淖鎮地處套區平原與烏蘭布和沙漠銜接帶為一狹長區域。總面積70.7平方公里。轄7個村,35個村民小組,共2408戶8643人,其中蒙、回、滿等5個少…[詳細] |
沙金套海蘇木 | 6800人 | 40km2 | 沙金套海蘇木行政隸屬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地處磴口縣西北部,這里風光旖旎,蒼茫陰山、壯美戈壁、茫茫大漠、雞鹿塞、阿貴廟、神泉、敖包……還有美麗的蒙古…[詳細] |
烏蘭布和農場 | 2600人 | [農場概況]烏蘭布和農場位于磴口縣境內,隸屬于巴彥淖爾市農墾管理局。南與磴口縣城相連,北和哈騰套海農場相望,西跨烏蘭布和沙漠,東有110國道、包蘭鐵路…[詳細] | |
巴彥套海農場 | 1400人 | 巴彥套海農場位于磴口縣境內,隸屬巴彥淖爾市農墾局。[1]地處烏蘭布和沙漠的東北邊緣地帶,河套地區最西端。距磴口縣40公里,東至磴口…[詳細] | |
哈騰套海農場 | 2500人 | 147km2 | [農場概況]哈騰套海農場蒙語意為“黃河之灣”,地處烏蘭布和沙漠東北邊緣,場部地理座標東經107°01′,北緯40°35′,位于磴口縣境內,隸屬于巴彥淖…[詳細] |
包爾蓋農場 | 1900人 | [農場概況]包爾蓋農場位于磴口縣境內,隸屬于巴彥淖爾市農墾局。東與農墾納林套海農場為伴,南、北、西三面均與磴口縣哈騰蘇木為鄰,農場始建于1960年,1…[詳細] | |
納林套海農場 | 1700人 | [農場概況]納林套海農場位于烏蘭布和沙漠東北邊緣,屬國家生態環境建設重點地區之一。納林套海農場系蒙語音譯,漢語意為陽光明媚的地方。場部所在地紅旗鎮距磴…[詳細] | |
沙漠林業實驗中心農場 | 1100人 | …[詳細] |
地名由來:
意為“臺階狀地形的渡口”。黃河流經磴口處為南北向,磴口在黃河西岸,由于此處河槽基底堅硬,河水不易沖淘,而上層覆蓋著松散的沙壤土,易沖淘,久而久之在河岸形成了臺階狀的地形。磴口又是黃河上游的重要渡口,乾隆年間,磴口就是吉蘭泰湖鹽外運的碼頭,并設有衙署,故名。
基本介紹:
磴口縣位于巴彥淖爾市西南部河套平原的源頭,東依黃河,北靠陰山,西鄰烏蘭布和沙漠,總面積3677平方公里,地貌以沙地、山地、平原為主,素有“七沙二山一平原”之稱。常住人口8.53萬人,有漢、蒙、回、滿等24個民族。全縣轄5個蘇木鎮、5個農場公司,縣境內駐有中國林科院沙漠林業實驗中心、內蒙古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管理中心,縣政府所在地巴彥高勒鎮。
地域面積:總面積367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以沙地、山地、平原為主,有“七沙二山一平原”之稱
海拔:境內平均海拔1047米
黃河:黃河流經縣境52公里,年引黃河水量3.66億立方米
沙漠:境內烏蘭布和沙漠占地426萬畝
湖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磴口縣被授予第六屆內蒙古自治區文明城市稱號。
2022年12月,磴口縣被認定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磴口縣人口數量為9.02萬人,位列巴彥淖爾市各旗縣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6位,位列內蒙古各旗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79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2611位。
2021年1月,磴口縣上榜2020年度中國營商環境百佳示范縣市榜第91名。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磴口縣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6年12月,授予磴口縣“農業部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第二批)”稱號。
2016年2月,磴口縣上榜2015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歷史沿革:
秦朝時期,今磴口縣地區屬九原郡臨河縣轄區,亦是新秦地(自高闕向西南筑長城至雞鹿塞南)。
西漢初期,為匈奴統轄地。
元朔二年(前127年),朔方郡(治所朔方,在今鄂爾多斯市杭錦旗東北,亦有記載在今縣陶升井麻彌圖古城),其所領10縣中治所在今磴口縣境的就有:窳渾縣(治在今沙金套海蘇木包日浩特嘎查)、臨戎縣(前124年建,治在今補隆淖鄉沙河古城)、三封縣(前126年建,治在今哈騰套海蘇木7千米處陶升古城)等
區劃: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