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灣甸子鎮 | 隸屬:清原滿族自治縣 |
區劃代碼:210423107 | 代碼前6位:210423 |
行政區域:遼寧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遼D |
長途區號:024 | 郵政編碼:113000 |
轄區面積:約354.6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300人 |
人口密度:約2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灣甸子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灣甸子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龍頭村 | ~202 | 村莊 | 龍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坎椽溝村 | ~203 | 村莊 | 坎椽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尖山子村 | ~204 | 村莊 | 尖山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紅樹溝村 | ~205 | 村莊 | 紅樹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那路村 | ~206 | 村莊 | 大那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廟村 | ~207 | 村莊 | 大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得勝村 | ~212 | 村莊 | 得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邊溝村 | ~214 | 村莊 | 大邊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風道村 | ~215 | 村莊 | 風道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七道河村 | ~216 | 村莊 | 七道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灣甸子村 | ~217 | 鎮鄉結合區 | 灣甸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地名由來:
地處河邊草甸子,故名。
基本介紹:
座落于長白山余脈的清原滿族自治縣城東南33公里處龍崗山腳下的灣甸子鎮,地處北緯41°58′,東經125°8′。東臨吉林省柳河縣,南臨新賓縣,西與大蘇河鄉接壤,北臨清原鎮、英額門鎮及南山城鎮。鎮域總面積354.68平方公里,鎮內交通通訊發達,省道彰桓線貫穿南北,鄉路永尖線、灣甘線橫亙東西。全鎮共轄11個行政村48個居民小組。總人口1.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4500人, 勞動力5千余人。省、縣兩家國有林場灣甸子省實驗林場和大邊溝林場座落于境內。世界文化遺產清永陵距灣甸子鎮30公里,被譽為遼寧省人民的母親河——渾河,發源于境內的滾馬嶺下,綿延數百公里的滔滔渾河孕育了繁衍在這片沃土上生生不息的人們。
榮譽排行: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灣甸子鎮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文化旅游:
渾河源濕地公園位于清原滿族自治縣灣甸子鎮灣甸子村和砍椽溝村境內,沈陽和撫順兩市共同的母親河——渾河發源地滾馬嶺山麓。公園總占地面積4900余畝,森林覆蓋率高達87.9%,并依傍國家中型水庫后
歷史沿革:
清、民國初,屬興京縣(現新賓縣)。
民國二十年(1931年),日本侵略軍收買區土地歸日本開拓團。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劃歸清原縣。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屬新賓縣。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劃歸清原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復歸新賓縣。
1956年3月,劃歸清原縣。
1958年8月,成立公社。
1983年9月,復為鄉。
1984年,建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