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七道泉子鎮 | 隸屬:龍城區 |
區劃代碼:211303101 | 代碼前6位:211303 |
行政區域:遼寧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遼N |
長途區號:0421 | 郵政編碼:122000 |
轄區面積:約65.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51萬人 |
人口密度:約23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水泉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水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上河首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上河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鐵匠爐村 | ~202 | 村莊 | 鐵匠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山咀村 | ~203 | 村莊 | 山咀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北三家村 | ~204 | 村莊 | 北三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地村 | ~205 | 村莊 | 新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潘井村 | ~206 | 村莊 | 潘井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公皋村 | ~207 | 鎮中心區 | 公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地名由來:
據相關資料記載,早年此處有七道泉眼,泉水不斷從地下涌出,因此而得七道泉子之名。
基本介紹:
朝陽市龍城區轄鎮。1958年設公社,1983年置鄉,1986年建鎮。位于區境西部,距市區中心3.5公里。101國道、錦赤公路過境,面積65.6平方公里,人口4萬。轄七道泉子南村、七道泉子北村、上河首、羅家溝、潘井、鐵匠爐、新地、山咀、北三家、東三家、吳家洼、公皋、下河首、水泉、西三家、芹菜溝16個村委會。鄉鎮企業以化纖、建筑、飲食服務業為主。農業主產玉米、高粱、蔬菜。有商代王八蓋子古文化遺址。遼寧長征輪胎廠、凌鋼朝陽焦化廠,龍城區體育運動學校等設境內。
文化旅游:
夏家店下層文化遺跡處于朝陽市龍城區七道泉子鎮上河首村三家村,該處夏家店下層文化遺跡面積近2萬平方米,位于三家村民組的北面,呈現一個山丘狀,下面是一條小河。這與考古文獻記載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遺跡
歷史沿革:
1947年10月,成立七道泉子村政府。
1956年又設置七道泉子鄉。
1958年10月建立七道泉子人民公社。
1986年撤鄉建七道泉子鎮。
1999年8月,撤銷七道泉子鎮,成立七道泉子街道辦事處。
2002年1月,恢復七道泉子鎮,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