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哈吐氣蒙古族鄉 | 隸屬:鎮賚縣 |
區劃代碼:220821200 | 代碼前6位:220821 |
行政區域:吉林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吉G |
長途區號:0436 | 郵政編碼:137000 |
轄區面積:約15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000人 |
人口密度:約2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哈吐氣村 | ~200 | 鄉中心區 | 哈吐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寶山村 | ~201 | 村莊 | 寶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呼蘭村 | ~202 | 村莊 | 呼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碩煥村 | ~203 | 村莊 | 碩煥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張海村 | ~204 | 村莊 | 張海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為蒙語形容堅硬的土地或百折不撓的精神叫“哈圖步”或“哈吐力格”。
基本介紹:
鎮賚縣哈吐氣蒙古族鄉位于縣城東北部,距縣城55千米,轄5個行政村(哈吐氣、寶山、張海、碩煥昭、呼蘭昭)、27個自然屯,轄區面積151平方千米,有耕地7544公頃。全鄉有1968戶、4547人,其中少數民族1889人。2023年,全鄉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86億元,財政收入實現531.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1萬元,分別比2022年增長9.4%、9。9%、9.7%。
【鄉村振興】聚焦“一收入兩不愁三保障”(收入穩定增長,吃穿不愁,保障住房、教育、醫療)和飲水安全,運用“五問五看”(五問即問收入、問健康、問飲水住房、問政策落實、問生活困難;五看即看戶口簿、看扶貧手冊、看收入表、看慢病手冊
文化旅游:
后包日干吐北崗遺址位于鎮賚縣哈吐氣蒙古族鄉張海村后包日干吐屯北50米,年代為商周。類別為古遺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哈吐氣蒙古族鄉張海村后包日干吐屯北50米。
大官屯北崗遺址位于鎮賚縣哈吐氣蒙古族鄉哈吐氣村大官屯北500米,年代為新石器。類別為古遺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新石器。建設控制地帶:哈吐氣蒙古族鄉哈吐氣村大官屯北500米。
哈吐氣西崗遺址位于鎮賚縣哈吐氣蒙古族鄉哈吐氣村西50米,年代為新石器、商周、金元。類別為古遺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新石器、商周、金元。建設控制地帶:哈吐氣蒙古族鄉哈吐氣村西50米
呼蘭北崗遺址位于鎮賚縣哈吐氣蒙古族鄉呼蘭召村北1千米,年代為商周。類別為古遺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哈吐氣蒙古族鄉呼蘭召村北1千米。
哈吐氣鄉南崗遺址位于鎮賚縣哈吐氣蒙古族鄉哈吐氣村南1千米,年代為青銅。類別為古遺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哈吐氣蒙古族鄉哈吐氣村南1千米。
歷史沿革:
清初屬扎賚特蒙古游牧部地,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始開發,屬大賚縣,光緒三十一年(1905)屬大賚廳第三區(五棵樹),1938年屬大賚縣哈吐氣公所,1946年名為賚北縣哈吐氣區,1947年鎮東、賚北兩縣合并,更名為鎮賚縣第四區;1957年更名為鎮賚縣哈吐氣蒙古族自治鄉;1958年更名為鎮賚縣莫莫格蒙古族公社哈吐氣管理區;1962年更名為鎮賚縣哈吐氣蒙古族公社;1983年更名為鎮賚縣哈吐氣蒙古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