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賚鄉 | 隸屬:大安市 |
區劃代碼:220882202 | 代碼前6位:220882 |
行政區域:吉林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吉G |
長途區號:0436 | 郵政編碼:137000 |
轄區面積:約6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800人 |
人口密度:約5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長白村 | ~200 | 城鄉結合區 | 長白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城南村 | ~201 | 城鄉結合區 | 城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興華村 | ~202 | 城鄉結合區 | 興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嫩江村 | ~203 | 城鄉結合區 | 嫩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永昌村 | ~204 | 主城區 | 永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鐵北村 | ~205 | 城鄉結合區 | 鐵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林業村 | ~206 | 城鄉結合區 | 林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漁業村 | ~207 | 城鄉結合區 | 漁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地名由來:
該地名來源于土名“莫勒紅崗子”,蒙語莫利烘昭。清時,為札賚特旗牧地,大賚有“光大我札賚特旗”之意。
基本介紹:
大賚鄉位于市區,1988年11月撤鎮設鄉,輻員面積68平方公里,有耕地2.67萬畝,農業人口10,525人,8個行政村(即:長白村、興華村、嫩江村、永昌村、鐵北村、林業村、漁業村、城南村)。13個自然屯,大賚鄉南連四棵樹鄉,北接聯合鄉,西鄰西大洼鄉,東靠嫩江與黑龍江省肇源相接,境內有水面4.4萬畝,草源0.26萬畝,全鄉有黨支部18個,黨員414名,其中農民黨員209名。
大賚鄉產業結構以農業為主,農業以蔬菜為主,蔬菜種植面積占耕地面積的60%,主要以大棚和保護地栽培為主,有三處科技示范園區,年推廣、引進新品種十多項,全鄉日光溫式大棚達1680棟,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近年來,鄉黨委、
歷史沿革:
1958年大賚、安廣兩縣合并稱為大安縣,大賚、安廣設鎮。
1959年為大賚鎮人民公社,1983年,為大安縣大賚鎮。
1988年大安撤縣建市,為大安市大賚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