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歡喜鄉 | 隸屬:船營區 |
區劃代碼:220204200 | 代碼前6位:220204 |
行政區域:吉林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吉B |
長途區號:0431 | 郵政編碼:132000 |
轄區面積:約9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31萬人 |
人口密度:約14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歡喜村 | ~200 | 城鄉結合區 | 歡喜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新山村 | ~201 | 城鄉結合區 | 新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吉興村 | ~202 | 村莊 | 吉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興村 | ~203 | 村莊 | 新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下洼子村 | ~204 | 村莊 | 下洼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林村 | ~205 | 鄉中心區 | 新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銅匠村 | ~206 | 村莊 | 銅匠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遠大村 | ~207 | 村莊 | 遠大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虎牛村 | ~208 | 村莊 | 虎牛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早在清乾隆十九年(1754),清帝高宗東巡駐蹕于此,舉目眺望,江城山水環繞,景色宜人,顧笑不已。故名“歡喜”。
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實際執政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也是史上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乾隆與其父雍正、祖父康熙共同開創“康乾盛世”,他在位期…… 愛新覺羅·弘歷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吉林市船營區轄鄉。1961年析白山公社置歡喜公社,1983年置鄉。位于區境中部。面積90平方公里,人口1.9萬。長(春)吉(林)公路過境,通市郊公共汽車。轄吉興、新興、歡喜村、新山、新林、銅匠、下洼子、遠大、虎牛9個村委會。農業主產蔬菜、瓜果。鄉鎮企業有農機、木箱等廠和采石場。
歡喜鄉位于吉林市船營區人民政府駐地西3公里處,是吉林市城區西部近郊鄉。為東經126°19′36″至126°20′35″,北緯43°48′20″至43°53′7″之間,海拔高度為203~665米。歡喜鄉東部與吉林市西安路、長春路、松江西路末端毗連;東南部與小白山鄉只有一河之隔;南部與前二道鄉為鄰;西部與大綏河鎮的
文化旅游:
騷達溝墓群批次和公布時間:第一批 1961.4.13地址:吉林市船營區歡喜鄉下洼子村年代:青銅時代類別:古墓葬管理單位:吉林市文管處是否開放:否位于吉林市船營區歡喜鄉下洼子村騷達溝北山上。騷
歷史沿革:
清雍正四年(1727)十二月二十二日,永吉州設八社,歡喜鄉為興讓社轄地,至今已有289年歷史。
民國時期屬吉林縣警察第七區、第五區。
偽滿時期屬永吉黃旗屯堡、口前村。
1948年吉林解放后屬永吉縣口前區、九站區。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屬吉林市郊區白山公社、二道公社管轄。
1961年成立歡喜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歡喜鄉,1992年市政府區劃調整后,由吉林市郊區劃歸吉林市船營區管轄,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