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盤古山鎮 | 隸屬:于都縣 |
區劃代碼:360731102 | 代碼前6位:360731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贛B |
長途區號:0797 | 郵政編碼:341000 |
轄區面積:約156.5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35萬人 |
人口密度:約150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仁風圩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東村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因為當時只有山上、山下都來源于東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歸安遠縣管理,1956年設立盤古山鎮,1958年并入靖石人民公社,1964年成立居民委員會,1…[詳細] |
西村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因該地位于在山下靠西邊,故名西村居委會。…[詳細] |
山森村 | ~200 | 村莊 | 境內崇山峻嶺,森林茂密,故名山森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安遠縣五龍區仁風鄉,1956年會昌縣靖石區仁風鄉,1958年仁風公社山森大隊,1963年山森大…[詳細] |
工農村 | ~201 | 村莊 | 與盤古山鎮鎢礦相鄰,為加強工農聯盟,故名工農大隊。…[詳細] |
橫城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1489年楊姓之祖太乙來此建村,取地形橫寬和希望其后代興旺之意取名橫城。…[詳細] |
仁風村 | ~203 | 村莊 | 明代楊姓在其宗祠右邊建圩場,取名“仁風圩”(潘岳“大晉統天,仁風遐揚”),形容恩澤如風之流布,故名仁風。…[詳細] |
塅仔村 | ~204 | 村莊 | 因塅仔村地勢平緩,交通便利。屬半山區半丘陵地帶,以駐地塅仔命名。…[詳細] |
和平村 | ~205 | 村莊 | 表示美好愿望大家和平,故而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安遠縣第七區人和鄉,1956年劃會昌縣,1958年屬仁風公社和平大隊,1963年并入靖石公社稱和…[詳細] |
人和村 | ~206 | 村莊 | 天時地利不如人和,故名人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至1956年稱人和鄉,1958年改稱人和大隊,1963年人和大隊,1970年人和大隊,1984年改稱人…[詳細] |
下增村 | ~207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安遠縣王龍區仁風鄉,1953年劃歸會昌縣靖石區仁風鄉1954年歸于都縣靖石區仁風鄉,1958年仁風公社、下增大隊成立,1963年…[詳細] |
長龍村 | ~208 | 村莊 | (長天光)天地永遠光明.(長龍)因浮槎江和仁風江的匯合處(藏龍)。…[詳細] |
茶梓村 | ~209 | 村莊 | 清末至民國中期,境內有一圩場,名為茶梓圩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注釋:“(盤固山)在江西會昌縣東南一百二十里,亦名盤古山。”“(寰宇記)其山盤紆繒峻,因號盤固”。
基本介紹:
盤古山鎮位于于都縣南部偏東,是于都、會昌和安遠三縣交匯之地。全鎮總面積156.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21公頃,林地面積13086.67公頃,總人口23486人。下轄山森、工農、橫城、仁風、和平、段仔、人和、下增、長龍、茶梓10個行政村,東村、西村、鎢礦社區3個居委會,134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仁風圩,距縣城53公里。盤古山鎮礦產豐富,富含煤、錳鐵、鎢礦資源,駐有江西盤古山鎢業有限公司、中電投屏山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中設國聯盤古山30兆瓦地面光伏發電基地、加大集團生豬規模養殖場等4個大型企業。
富硒紅薯干
盤古山倒蒸紅薯干為本地土特產,年產三十萬斤。采用傳統工藝制作(倒蒸),經過洗、
榮譽排行:
2025年1月,入選2024年江西省省級地名文化遺產紅色地名鑒定名單。
2012年7月,江西省環境保護廳授予盤古山鎮第五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盤古山(又名龍王山)坐落在今盤古山鎮和靖石鄉之間。
民國元年(1912年)后,在此開采鎢砂,蘇區時期,設立盤古山鎢礦。
1949年前夕,屬安遠縣第七區。
1949年后,屬安遠縣五龍區。
1953年,劃屬會昌縣靖石區。
1954年,劃歸于都縣。
1957年,設立盤古山鎮。
1972年,將原仁風公社所屬大隊劃歸盤古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