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反嶺下村 | 隸屬:天臺鎮 |
區劃代碼:360902106215 | 代碼前6位:360902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贛C |
長途區號:0795 | 郵政編碼:33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意為北沖居民點前面洼地,需要反復翻山嶺繞行到洼地對面開展生產生活,以地形命名。
基本介紹:
(一)黨組織建設
反嶺下村黨支部支委會3人、下設2個黨小組、有正式黨員29名其中流動黨員1名,黨員平均年齡51歲,女性黨員5名、大專及以上黨員8名,支部確定發展對象1名、入黨積極分子2名;支部每月定期開展“三會一課”與主題教育等活動。
(二)人口規模
全村有農戶249戶875人,村民小組6個,分別是石坑組、高抗組、北沖組、易家組、馬嶺背組、余家組。
(三)集體“三資”
村集體資源資產有虎形山林面積35畝,天臺集鎮農貿市場二樓商鋪250平米,目前未能租賃出去沒有經濟收入,耕地收入僅1.5萬元,2023年種植38畝黃蜀葵中藥材由宜春市袁州區山優種養專業合作社運行。
歷史沿革:
1949年屬天臺區中沅鄉農會;1957年屬水江鄉;1958年屬水江公社中沅大隊;1962年屬流佳源公社;1975年冬屬天臺山公社流佳源大隊;1979年從流佳源分出另立反嶺下大隊;1983年冬改稱反嶺下村委會至今。
周邊相關:
反嶺下村附近有明月山旅游區、酌江溶洞風景區、禪農生態園、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天沐·江西明月山溫泉度假區、宜春體育中心等旅游景點,有宜春大米、宜春苧麻、袁州茶油、袁州松花皮蛋、湖田苦瓜、鵝峰涼薯等特產,有袁州譙樓傳說、宜春評話、袁州夏布制作技藝、袁州松花皮蛋制作技藝(第三批省級)、袁州南廟武術、宜春春鑼等民俗文化。
區劃: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天臺鎮·反嶺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