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荊橋村 | 隸屬:蘆村鎮 |
區劃代碼:360902111206 | 代碼前6位:360902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贛C |
長途區號:0795 | 郵政編碼:33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傳說黃荊姑娘為了大家方便,犧牲自己,變成橋,人們為了紀念她,把橋取名黃荊橋,后簡為荊橋,又把橋名變成地名。
基本介紹:
(一)黨組織建設情況
全村共有黨員66名,其中正式黨員66名,其中預備黨員1名;男性黨員57人,女性黨員9人,最低學歷小學,最高學歷本科,大專及以上黨員人數6人,黨支部未劃分黨小組。目前有村“兩委”干部4人,其中支委委員2人(自2023年3月支部書記空缺)、村委委員4人、“兩委”交叉任職1人。自2021年換屆以來,村級班子隊伍圍繞制度完善、能力提升、作用發揮幾個方面抓黨員隊伍建設工作,以星級管理為載體,強化了黨員隊伍管理,一方面結合每位黨員的工作特性、年齡結構,對支部位黨員在帶富示范、民情收集、服務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設崗定責,確保了黨員一人一崗有職有位;同時我支部還組織黨員同志亮身份、亮崗
歷史沿革:
該地名自1983年得名后沿用至今。
其歷史沿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善西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雙善區為荊橋農會,1950年為荊橋鄉,1956年屬韓塘鄉,1958年屬寨下公社為荊橋大隊,1960年屬韓塘公社為荊橋大隊,1962年撤大隊為荊橋公社,1968年撤區并社屬蘆村公社為荊橋大隊,1983年冬改稱荊橋村委會屬蘆村鄉,2009年11月屬蘆村鎮。
周邊相關:
荊橋村附近有明月山旅游區、酌江溶洞風景區、禪農生態園、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天沐·江西明月山溫泉度假區、宜春體育中心等旅游景點,有宜春大米、宜春苧麻、袁州茶油、袁州松花皮蛋、湖田苦瓜、鵝峰涼薯等特產,有袁州譙樓傳說、宜春評話、袁州夏布制作技藝、袁州松花皮蛋制作技藝(第三批省級)、袁州南廟武術、宜春春鑼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