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陂下村 | 隸屬:新昌鎮 |
區劃代碼:360924100208 | 代碼前6位:360924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贛C |
長途區號:0795 | 郵政編碼:336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人口數量:約1371人 |
地名由來:
原村北敖溪上有一水陂,名陂下,村委會駐此,故名。
基本介紹:
陂下村全村共有4個自然村小組,共445戶,1371人,全村共有黨員35名,設立了黨支部1個,2個黨小組,村“兩委”干部5人,其中支委委員3人、村委委員4人、“兩委”交叉任職2人,村黨組織書記、主任“一肩挑”。在資源與收入方面,有耕地面積2123.19畝,其中旱田0畝、水田2123.19畝;有林地面積5800畝;去年,村民人平均純收入2.95萬元,主要來源于種植水稻、蔬菜及外出務工、等。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主要來源于房屋、池塘租賃等途徑。
陂下村與樟陂村、兩路口村、良頭村、楠樹村、良田鋪村、楓源村、良崗村、大塘村、城東社區、茶頭村、淵明社區、敖橋村、和合社區、大橋村相鄰。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陂下村榮獲第二批江西省森林鄉村稱號。
文化旅游:
陂下凌云橋位于宜豐縣新昌鎮陂下村,年代為清。2023年12月,被公布為宜春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橋體范圍,東、南、西、北面各向外延伸5米。
歷史沿革:
1949年7月前屬續良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城關區良田鄉,1949年成立農會,1951年成立良田隊,1955年12月下旬成立鎮花高級合作社,1956年并入良田鄉,1960年撤銷良田鄉并入新昌公社,1961年3月底,分社并鄉,從新昌公社分出別歸良田鄉,氫紅花高級合作社分為陂下、凌里、黃倉嶺、月源4個小大隊等合并為陂下大隊,大隊部設在陂下自然村。
1968年又劃入敖橋公社。
1983年更名為陂下村。
周邊相關:
陂下村附近有陂下凌云橋、淵明湖水利風景區、南屏公園(省級森林公園)、洞山禪林、東方禪文化園、宜豐五峰山等旅游景點,有宜豐蜂蜜、宜豐竹筍、宜豐盈科泉茶、宜豐根雕、羅酒、宜豐松肉等特產,有宜豐宋家雙獅舞、宜豐恒白話故事、宜豐牌樓神獅舞、宜豐天寶羅酒制作技藝、宜豐霉豆腐制作技藝、宜豐風水獅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