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菖蒲鄉 | 隸屬:尋烏縣 |
區劃代碼:360734202 | 代碼前6位:360734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贛B |
長途區號:0797 | 郵政編碼:341000 |
轄區面積:約8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741人 |
人口密度:約107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菖蒲村 | |
下轄地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菖蒲村 | ~200 | 鄉中心區 | 以駐地菖蒲圩命名,因圩內魚塘盛長菖蒲得名![詳細] |
五豐村 | ~201 | 村莊 | 人們寄予豐衣足食的愿望得名。1949年8月前屬菖蒲鄉,同年8月稱坪崗鄉,1958年公社化后稱晨光公五豐大隊,1968年與坪光、徐溪合并為坪崗大隊,19…[詳細] |
坪光村 | ~202 | 村莊 | 1949年8月前屬菖蒲鄉,同年8月設坪崗鄉。1958年成立坪崗大隊,1984年改稱坪崗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徐溪村 | ~203 | 村莊 | 1949年8月前屬菖蒲鄉,同年8月屬坪崗鄉,1958年公社化屬晨光公社稱徐溪大隊,1968年與五豐、坪崗合并為坪崗大隊,1972年又分開原名,1984…[詳細] |
銅鑼村 | ~204 | 村莊 | 因村前有一丘似銅鑼狀水稻田,故名。1949年8月前屬菖蒲鄉,同年8月屬神光區菖蒲鄉,1958年公社化時屬晨光公稱銅鑼大隊,1968年與虎石、菖蒲合并為…[詳細] |
虎石村 | ~205 | 村莊 | 1949年屬菖蒲鄉,1958年公社化時屬晨光公社稱虎石大隊,1968年與菖蒲下嶺背合并為菖蒲大隊,1972年有分開屬菖蒲公社稱原菖蒲大隊,1984年改…[詳細] |
黃田村 | ~206 | 村莊 | 1949年8月前屬菖蒲鄉,同年8月屬黃砂鄉,1956年屬黃同鄉,1958年公社化成立黃同大隊,1968年與黃砂、水塘合并為黃砂大隊,1972年又分開黃…[詳細] |
黃砂村 | ~207 | 村莊 | 柘水尾自然村有新屋、上屋、灣里3個村民小組,農戶70戶,居住人口323人,黨員8名,山林面積2700畝,耕地面積150畝,果園面積75畝。有貧困戶37…[詳細] |
地名由來:
以駐地菖蒲圩命名,因圩內魚塘盛長菖蒲得名。
基本介紹:
一、 有關情況
1、 轄區面積81.59k㎡,其中耕地面積 7.96 k㎡,山地面積65.27 k㎡;
2、 總人口13470人,其中農業人口13065人、城鎮(居民)人口405人、外出務工人員3727人;
3、 總戶數3342戶,其中農戶3147戶、城鎮(居民)195戶;
4、 行政村8個,其中村小組91個;
5、 黨組織12個,其中黨總支1個,黨支部12個(其中流動黨支部0個),黨員391人,其中外出流動黨員 人、流入黨員 人;
6、 鄉鎮機關干部職工37人,其中公務員編制13人、事業編制24人,聘用人員0人;
7、 財政收入:2010年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江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菖蒲鄉為2021年度江西省省級衛生鄉鎮。
2017年4月,菖蒲鄉被授予“第九屆贛州市文明村鎮”稱號。
2014年7月,江西省環境保護廳授予菖蒲鄉第七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菖蒲鄉原系篁鄉堡轄地;民國十九年(1930年),屬篁鄉區;民國二十年(1931年),屬光留篁區五溪蒲鄉蘇維埃政府;民國二十年(1931年)5月,恢復篁鄉區;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第三區第一聯保;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改稱菖蒲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境域屬神光區;1958年,屬神光公社,同時,該鄉原轄地余田一帶劃入留車公社;1961年,從神光公社分出,成立菖蒲公社和黃同公社;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