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長寧鎮 | 隸屬:尋烏縣 |
區劃代碼:360734100 | 代碼前6位:360734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贛B |
長途區號:0797 | 郵政編碼:341000 |
轄區面積:約18.6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82萬人 |
人口密度:約5792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新橋西路61號 | |
下轄地區:12個社區、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中山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位于尋烏縣中部,故名。于2008年成立,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城南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因位于尋烏縣縣城南部,故名。于2008年成立,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河東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因地處河東社區,故名。于2008年成立,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岳家莊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于2000年成立,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廣場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于2008年成立,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城西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因位于尋烏縣西部,故名。2008年6月成立,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新東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2016年由尋烏縣民政局批準,設立尋烏縣長寧鎮新東社區居民委員會,故名。…[詳細] |
君水社區 | ~008 | 鎮中心區 | 于2016年9月成立,是由原城南社區和岳家莊分出,稱君水社區。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學習社區 | ~009 | 鎮中心區 | 因”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用戶服務中心設立而得名。…[詳細] |
強國社區 | ~010 | 鎮中心區 | 因”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用戶服務中心設立而得名。…[詳細] |
文昌社區 | ~011 | 鎮中心區 | 因尋烏中學、尋烏圖書館都歸屬文昌社區管轄范圍。希望人才輩出、欣欣向榮之意。…[詳細] |
黃崗山社區 | ~012 | 鎮中心區 | 黃崗山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城北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因位于位于縣城北部,故名。1949年8月前屬石谿鎮,同年8月城內的團結、新路、新北、北一、北二等六個生產隊屬城關鎮;1959年公社化時屬城關公社新羅大…[詳細] |
三二五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以紀念1928年3月25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農民革命暴動日得名。…[詳細] |
石圳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范子安從竹子坳遷此已三十代。1947年屬河嶺鄉。1952年,隸屬城關區城關鎮營子鄉。1958年8月屬東風人民公社,稱石圳大隊,同年12月,東風公社改稱…[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明萬歷四年(1576)建長寧縣,故名。
基本介紹:
長寧鎮位于尋烏縣境中部,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新中國成立前稱石溪鎮,1949年8月稱城關鎮,1983年改稱長寧鎮。鎮人民政府設在新橋西路。全鎮轄4個居民委員會,80個居民小組,3個村民委員會,50個村民小組。1個黨總支,14個黨支部,黨員448人。總人口2829人,其中城區26994人,農業人口5835人。全鎮土地總面積17.52平方公里。東西高,南北低,自西北向東南傾斜。馬蹄河自北向南穿過境內。地質構造屬泥質巖類,地貌高丘為主。亞熱帶氣候。全鎮交通便利,206國道穿過城區。每天開往廣州、深圳、廈門、龍巖、梅州、汕頭等地客車40班次,開往南昌、贛州和周邊縣(市)客車20班次,年客運量41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長寧鎮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長寧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長寧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江西省環境保護廳授予長寧鎮第七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
文化旅游:
中共尋烏縣委舊址位于長寧鎮西井東巷1號,始建于1920年,原為天主教教堂。1930年至1933年,中共尋烏縣委機關駐此,1930年5月,毛澤東作尋烏調查時,曾在此舉行座談會,這里是土地革命戰
歷史沿革:
長寧鎮為建縣以來的縣治所在地。
明萬歷年(1573-1670)稱石溪堡。
1914年改為石溪鎮。
1922年,改稱城區,又稱第一區。
1938年稱尋鄔鎮。
1945年復稱石溪鎮。
1949年底,中山路的上半街稱新華市,下半街稱解放市,領轄限于城內。
1950年初設城關區,轄新華市、解放市和7個鄉。
1951年,合并解放街,稱第一區人民政府。
1952年改為城關鎮。
1953年1月,改稱城關區公所。
1958年12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