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上衫鄉 | 隸屬:修水縣 |
區劃代碼:360424202 | 代碼前6位:360424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贛G |
長途區號:0792 | 郵政編碼:332000 |
轄區面積:約77.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7萬人 |
人口密度:約138人/平方公里 | 海拔:1156米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書堂村 | ~200 | 村莊 | 自唐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屬分寧縣、寧州、義寧州仁鄉六十都,1949年屬上衫鄉,1951年屬臺莊鄉,1958年設上衫公社書堂大隊。1…[詳細] |
王橋村 | ~201 | 村莊 | 自唐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屬分寧縣、寧州、義寧州仁鄉六十一二都,1949年屬上衫鄉,1958年為臺莊公社中橋大隊,1968年中橋大隊…[詳細] |
李竹村 | ~202 | 村莊 | 自唐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屬分寧縣、寧州、義寧州仁鄉六十一二都,1914-1949年屬上衫鄉,1949年屬長泥鄉。1958年建上衫公…[詳細] |
上衫村 | ~203 | 村莊 | 自唐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屬分寧縣、寧州、義寧州仁鄉六十一二都,1949年屬上衫鄉。1958年為上衫公社三義、六化兩個大隊,1966…[詳細] |
下衫村 | ~204 | 鄉中心區 | 自唐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屬分寧縣、寧州、義寧州仁鄉六十一二都,1914-1949年屬上衫鄉,1949年9月屬長泥鄉。1956年屬上…[詳細] |
同升村 | ~205 | 村莊 | 自唐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屬分寧縣、寧州、義寧州仁鄉六十一都,1914-1949年屬上衫鄉,1949年9月屬上衫鄉。1958年建上衫…[詳細] |
紅星村 | ~206 | 村莊 | 自唐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屬分寧縣、寧州、義寧州仁鄉六十一二都,1914-1949年屬上衫鄉,1949年9月屬寺前鄉,1958年建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杉樹眾多且長勢極佳得名上杉,“杉”與“衫”同音,故名。
基本介紹:
上衫鄉位于湘、鄂、贛三省交界處,西臨湖南平江,北抵湖北通城,南接江西銅鼓,依海拔1156米的土龍山而伴,版土面積77.4平方公里,人口1.4萬,距修水縣城64公里,通往湘、鄂兩省的柯垅線公路從境內經過,交通較為便利。這里風光秀美、氣候宜人,歷史文化厚重,秋收起義前,在這里爆發了著名的“下衫暴動”;大革命時期是湘鄂贛省委省蘇的駐扎地,彭德懷、滕代遠、傅秋濤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戰斗過,是重要的紅色革命根據地,現有紅色革命遺址多處,極具紅色旅游開發價值。
上衫鄉全鄉現有朱熹祠、方竹寺、玉林寺、真武殿等祠堂、廟宇建筑多處,這些地方是傳承民俗文化,從事民俗活動的場所,雕梁畫棟、古色古香,極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上衫鄉被江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23年度江西省衛生鄉鎮。
歷史沿革:
商,屬艾侯國。
秦、漢,屬艾縣。
自唐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屬分寧縣、寧州、義寧州仁鄉六十都、六十一二都。
1912年后,屬義寧縣。
1914-1949年,屬修水縣黃龍區,設上衫鄉。
1949~1958年,屬大橋區,分設臺莊、上衫、長泥、寺前4鄉。
1958年9月,成立上衫公社,1960年3月,并入大橋公社,1961年6月,復為上衫公社,1968年11月,并入大橋公社,1972年10月,復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