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上達村 | 隸屬:均村鄉 |
區劃代碼:360732209201 | 代碼前6位:360732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贛B |
長途區號:0797 | 郵政編碼:341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原以駐地上徑片村得名上徑村,后以村內上達石拱橋改現名。
基本介紹:
上達村原名上逕村,2003年與大塘村合并后改為上達村,位于興國縣均村鄉的東南部,與永豐鄉交界,北與隆坪鄉相連,西與本鄉三坑村相連,是我鄉的東大門,距離縣城20公里,距離鄉政府10公里,境內有總面積12.2平方公里,全村有24個自然村落,17個村小組,465戶,2306人,其中男性1200人,女性1106人(畬族7人),勞動力993人,海拔38米,平均氣溫18.3度,正常年景降水量1510毫米,共有耕地面積1053畝,人均0.46畝,山地面積8580畝,人均2.85畝(其中油茶林面積2350畝,臍橙55畝,濕地面積500畝,私人開發300畝)。共有十七個村民小組,分別是:張天窩、坳上、龜坑、崗上
信息來源:興國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歷史沿革:
1932年至1935年屬三坑鄉,1949年前屬精誠鄉;1949年初至1957年先后屬三坑、長竹鄉;1958年屬均村公社,1961年屬長竹公社,1965年屬均村公社,均稱上徑大隊;1968年并入三坑;1979年析出仍為上徑大隊;1984年改大隊為村委會,2003年大塘并入稱上達村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上達村附近有三僚風水文化景區、興國蘇區干部好作風紀念園、瀲江書院、興國大圣寺、覆笥山、寶石仙境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興國灰鵝、興國紅鯉、興國倒蒸紅薯干、興國油茶、四星望月、客家芋子餃等特產,有興國山歌、興國篆刻、興國瑞戲、興國提線木偶、興國魚絲制作技藝、三僚堪輿文化等民俗文化。
區劃: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均村鄉·上達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