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港鎮 | 隸屬:上高縣 |
區劃代碼:360923105 | 代碼前6位:360923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贛C |
長途區號:0795 | 郵政編碼:336000 |
轄區面積:約117.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855人 |
人口密度:約6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南港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集鎮社區位于南港鎮集鎮中心,社區范圍約0.5平方公里左右,社區總人有287戶,861人,中共黨員32人,集鎮黨群服務中心于2022年10月份開工建設,…[詳細] |
南港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南港村地處上分公路沿線,距離集鎮范圍1公里,現有村民1016戶3316人,中共黨員52人。南港村黨群服務中心于2015年6月份開工建設,2018年1月…[詳細] |
梅沙村 | ~201 | 村莊 | 梅沙村位于南港鎮北部,距集鎮2.5公里,與翰堂鎮、塔下鄉交界,毗鄰上分公路和大廣高速,現有村民1110戶3618人,中共黨員64人。梅沙村黨群服務中心…[詳細] |
小坪村 | ~202 | 村莊 | 小坪村位于南港鎮東面2.5公里處,全村轄5個自然村,315戶1127人,中共黨員19名。小坪村黨群服務中心于1995年9月份開工建設,1996年6月份…[詳細] |
茶崚村 | ~203 | 村莊 | 茶陵村地處上高南端,距上高縣城21公里,上分公路橫穿我村,全村共5個村民自然村,260戶860人,中共黨員31人。茶陵村黨群服務中心于2012年3月份…[詳細] |
前進村 | ~204 | 村莊 | 前進村位于南港鎮西南面3公里處,全村轄7個自然村,649戶2469人,中共黨員50名。前進村黨群服務中心于2011年9月份開工建設,2012年12月份…[詳細] |
長坑村 | ~205 | 村莊 | 長坑村位于分宜交界處,距集鎮10公里,毗鄰上分線,現有村民249戶1030人,中共黨員22人。長坑村黨群服務中心于1997年7月份開工建設,1998年…[詳細] |
員山村 | ~206 | 村莊 | 員山村位于南港鎮西部,距離縣城30公里。與新余市分宜縣交界,“上分”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捷,F有村民737戶2389人,中共黨員43名。員山村黨群服務…[詳細] |
大窩里村 | ~207 | 村莊 | 大窩里村村位于南港鎮南部,與新余市分宜縣接壤,距離南港鎮8.5公里,現有村民680戶2052人,中共黨員37人。大窩里村黨群服務中心于2008年5月開…[詳細] |
廟前村 | ~208 | 村莊 | 廟前村地處上高南端,距上高縣城26公里,袁南線貫穿本村,全村8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584戶1754人,中共黨員27人。廟前村黨群服務中心于202…[詳細] |
螢火直屬生產隊 | ~500 | 村莊 | 螢火直屬隊地處上高縣南端,距上高縣城26公里,全隊共5個自然村,145戶,542人,中共黨員12人。螢火直屬隊黨群服務中心于1984年8月份開工建設,…[詳細] |
蒙山林場生活區 | ~502 | 村莊 | 蒙山林場生活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地處南里團小港旁,故名南港。
基本介紹:
南港鎮位于上高縣南部。與新余的渝水區、分宜縣接壤,省級上分公路和武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全鎮總面積117.3平方公里,轄1個國營林場,9個行政村,1個直屬隊。全鎮總人口17806人,總戶數4818戶,耕地面積19650畝,其中水田11910畝,旱地7740畝。
南港物華天保,人杰地靈,境內有海撥1004米的蒙山稱為“上高屋脊”,有被譽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有歷經宋、元、明三朝,先后開采冶煉達160多年的古銀礦遺址,有建于唐朝被稱為禪宗,“五宗七派”之一“圣濟寺”的“圣濟禪寺”;有建于元朝而享譽江南的礦山書院“正德書院”;有建于明朝的著名牌樓“三朝侍御”;有建于清朝初的亭橋,古塔“梅沙橋”和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南港鎮被江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23年度江西省衛生鄉鎮。
2019年7月,南港鎮榮獲第十屆“江西魅力鄉鎮十強”殊榮。
2012年7月,江西省環境保護廳授予南港鎮第五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
文化旅游:
上高縣白云峰漂流景區位于上高縣南港鎮南部,與新余市渝水區,分宜縣交界,海拔1004米,被譽為“上高屋脊”。登臨白云峰,能“一山看五縣”,新余渝水區、分宜、高安、宜豐、上高盡收眼底。白云峰大峽
“三朝侍御”牌樓,座落在縣城西南部的南港鄉馬湖村,離縣城27公里。明末始建于縣署前,后移建狀元洲,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建于馬湖村,為巡按御史曹汝蘭而立。牌樓系樓門式樣,木質結構,十
瑤下村吳氏宗祠位于南港鎮瑤下村,年代為清。2022年10月,被公布為上高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側、西側、北側以建筑本體外墻為界,南側為建筑正門廊外延三米。
上高文峰塔位于上高縣南港鎮前進村委前進村,年代為明。2023年12月,被公布為宜春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塔基座為界,東、南、西、北面外延1.7米。
歷史沿革:
1949年前為南港鄉。
1949年為磻村區梅沙、上梅、上簡、干田、馬湖、北港鄉。
1956年為翰堂區的北港、干田鄉。
1956年由42個初級社轉為21個高級社。
1957年撤區并鄉為南港鄉。
1958年冬轉為南港人民公社。
次年與翰堂公社合并為磻村公社(駐磻村)。
1962年恢復南港公社。
1984年改為南港鄉。
1998年改為南港鎮。
2003年稅費配套改革,撤銷石頭坑村、里田村、螢火村、茶蔸村、東胡村、瑤下村、白
曹汝蘭,字斯馨。南里團馬湖(今南港鄉馬湖)人。萬歷丁末(1607年)進士。授四川江津知縣,以廉能著稱。升任南臺御史。歷仕萬歷、泰昌、天啟三朝。條儀時弊,舉賢揭惡,都能堅持大體,深受重用。著有《日知傳
黃朝宣,字璠輿。南港鎮上梅村人。父為明朝云南黔國公沐贅婿。黃朝宣受舅家風影響,好習武事,沐府推薦他統帥滇兵,因鎮壓農民起義得功,被京師總督袁繼咸拔為副將。崇禎十七年(1628),湖廣巡撫何騰蛟于長沙招
鄒民則,號紫山。上高北里櫪頭(今南港鄉)人。以薦辟為龍興路學錄。至元二十七年(1291年),提舉姜云于蒙山建正德書院,禮請鄒民則講學。正德書院的創建,開我國歷史上廠礦辦教育的先例,而經劃之力民則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