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龍鎮 | 隸屬:全南縣 |
區劃代碼:360729103 | 代碼前6位:360729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贛B |
長途區號:0797 | 郵政編碼:341000 |
轄區面積:約204.8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7萬人 |
人口密度:約181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南海圩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南海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南海”指位于全南縣南海大道。2012設立南海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東風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東風”指根據當時國內外形勢“東風壓倒西風”。…[詳細] |
崗背村 | ~201 | 村莊 | “崗背”指因遷居鐘氏人家在山崗背后落居。…[詳細] |
含江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含江”指村旁有一處咸性的泉水(當地方言含和咸同音)。…[詳細] |
河背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河背”指地處縣城桃江河背。1948年前夕屬一區東里鄉第九保。1951年初屬一區仙女鄉,1955年為曹武初級社,1956年為曹屋高級社,1957年屬員…[詳細] |
圓山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圓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松山村 | ~205 | 村莊 | “松山”指建村在長有高大松樹的花寨嶺。1956年屬燒陂鄉,分為黃龍和垇頭兩個高級社,1958年屬東風人民公社衛垇頭和松山兩個大隊,1968年垇頭與松山…[詳細] |
立新村 | ~206 | 村莊 | “立新”指立新寓意除舊立新,展望未來。1948年初屬一區,麻布村為燒陂鄉,1954年為麻布初級社,蔡坑村為黃龍鄉,1954年為蔡坑初級社。1956年為…[詳細] |
來龍村 | ~207 | 村莊 | “來龍”指山勢雄偉壯觀,延伸似龍,寓意“高山來龍”。…[詳細] |
陂頭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陂頭”指寓意水量充沛,便于耕種田地,是五谷豐登之地。…[詳細] |
黃金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黃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天龍村 | ~210 | 村莊 | “天龍”指以境內天龍山命名。1948年前夕屬東里鄉第二保,1951年初屬一區天龍鄉第二保,1955年為車頭初級社,1956年為天龍高級社,1957年分…[詳細] |
燒斗村 | ~211 | 村莊 | “燒斗”指村境內有一條小路象帶狀,故名超兜。后月氏人口發展緩慢,改名燒兜,1958年因“兜”字難寫而改稱諧音“斗”。…[詳細] |
樹凹村 | ~212 | 村莊 | “樹垇”指建村在盛長樹木的山垇處。1948年前夕東里鄉,1951年初屬于一區天龍鄉,1955年為樹垇初級社,1956年為車頭高級社,1968年樹垇、天…[詳細] |
木金村 | ~213 | 村莊 | “木金”指境內盛產木材,能換回真金白銀而得名木金,寓意木頭換黃金。…[詳細] |
增坊村 | ~214 | 村莊 | “增坊”指建村時,黃氏為壓制嚴坑陳氏,取名增坊。…[詳細] |
水口村 | ~215 | 村莊 | “水口”指位于金龍鎮北部與東風村、木金村接壤。…[詳細] |
合頭村 | ~216 | 村莊 | “合頭”指地處武坊河和礫頭河的匯合處。1948年前夕屬進化鄉,合頭為第八保,武坊第十西山、合頭三個初級社,1956年為武坊、西山、合頭三個高級社,19…[詳細] |
兆坑村 | ~217 | 村莊 | “兆坑”指建村時為趙氏居住,取名趙亨,寓意如意順利,趙氏衰敗后,鐘氏遷此山坑,改名兆坑,寓意前景光明,一帆風順。…[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名勝天龍山,又有黃金村、來龍村、天龍村,俗稱“上有來龍、下有天龍、中間有黃金”,取金龍騰飛之義而得名。
基本介紹:
金龍鎮位于全南縣東部、九連山腳下、縣城新區所在地,素有全南的東大門之稱。因境內有名勝天龍山,又有黃金村、來龍村、天龍村,俗稱上有來龍、下有天龍、中間有黃金,取金龍騰飛之義而得名。鎮政府駐南海社區,轄內有樹垇、天龍、燒斗、立新、松山、來龍等18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193個村小組,總戶數9155戶,總人口33681人。全鎮國土總面積208.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6萬畝,山地面積17.1萬畝。
【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境東與龍南縣楊村交界,南毗南逕鎮,西與縣城城廂鎮連接,北面與陂頭鎮毗鄰,總面積208.36平方公里。區位優勢優越,縣工業園一區、二區、三區、四區、六區和省級生態工業園落戶在境
榮譽排行:
2023年5月,金龍鎮被確定為江西省第一批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鄉鎮(街道)。
2023年3月,江西省人民政府確定金龍鎮為第一批江西省基層政務公開標準規范鄉鎮(街道)。
2020年11月,金龍鎮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7年4月,金龍鎮被授予“第九屆贛州市文明村鎮”稱號。
2014年7月,金龍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2年7月,江西省環境保護廳授予金龍鎮第五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
文化旅游:
龍興水庫 位于江西省全南縣金龍鎮崗背村南,距縣城6.5公里,水壩長146米,高32米,溢流面寬43米,湖面1.5平方公里。水庫處于山谷中,湖面露出點點山島。山谷兩邊青山翠綠,山水連天。春夏漫
深坑橋年代為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位于全南縣金龍鎮兆坑村兆坑林場場部西北方。2018年12月4日,深坑橋被公布全南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南、西、北四面各向外延伸5米。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一區。
1949年底,屬一區。
1955年,屬城廂區。
1958年,公社化時名為東風公社。
1984年6月,改稱為金龍鄉。
1993年11月,撤鄉設金龍鎮。
2001年12月,撤銷木金鄉,隨兆坑林場代管的兆坑村、坳背村起并入金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