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羅家鎮 | 隸屬:青山湖區 |
區劃代碼:360111103 | 代碼前6位:360111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贛A |
長途區號:0791 | 郵政編碼:330000 |
轄區面積:約4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84萬人 |
人口密度:約1704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崗下村 | |
下轄地區:10個社區、1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羅家社區 | ~001 | 主城區 | 轄區處羅家集,故名。1968年成立羅家鎮居委會,直屬鎮政府管轄。2003年10月更名為羅家社區居民委員會。2019年12月30日根據南昌市青山湖區人民…[詳細] |
謝埠社區 | ~002 | 主城區 | 轄區處謝埠(地片),故名。原有謝姓居此,后此處設碼頭,營水運,興墟集,稱謝埠街。…[詳細] |
江南社區 | ~003 | 主城區 | 轄原國家四機部興建的江南材料廠職工生活區,故名。…[詳細] |
名城社區 | ~005 | 主城區 | 轄億巢名城小區,故名。2014年12月19日成立。2019年12月30日根據南昌市青山湖區人民政府關于《青山湖區優化整合社區規模布局方案》的批復,撤銷…[詳細] |
東方社區 | ~006 | 主城區 | 轄洪城東方國際小區,故名。2014年12月19日成立,沿用至今。…[詳細] |
昌安社區 | ~007 | 主城區 | 轄區處昌安路附近,故名。2014年12月19日成立,沿用至今。…[詳細] |
祥安社區 | ~008 | 主城區 | 因轄區管轄范圍為在祥東花園、安東花園附近…[詳細] |
中大府社區 | ~009 | 主城區 | 因轄區范圍主要為中大府小區,故名。自2018年命名起用,2019年12月30日根據南昌市青山湖區人民政府關于《青山湖區優化整合社區規模布局方案》的批復…[詳細] |
怡安社區 | ~010 | 主城區 | 管轄范圍為城東經試房住宅小區怡東花園,“怡”指怡東花園,“安”指小區安樂祥和,故名…[詳細] |
崗下村 | ~200 | 主城區 | 駐地崗下傅村,村東山崗腳下設墟集,稱崗下,故名。…[詳細] |
白蘭村 | ~207 | 主城區 | 因轄白蘭黃家,故名。1984年由羅家大隊拆村成立白蘭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秦坊村 | ~208 | 城鄉結合區 | 駐地為牌樓秦家,故名。1984年由原牌樓大隊、大塘大隊、秦魏大隊為基礎聯合組成秦坊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棠溪村 | ~209 | 城鄉結合區 | 附近原有“棠溪湖”,故名。1950年成立謝埠二區棠溪鄉棠溪農公會,1958年成立南昌縣超美公社虞熊大隊;1960年成立南昌縣羅家公社棠溪大隊;1996…[詳細] |
慈母村 | ~210 | 城鄉結合區 | 因轄慈母萬家,故名。1950年名為謝埠二區棠溪鄉鄒村農會,1952年稱鄒村自助組,1953年稱鄒勝初級社,1956年稱鄒興高級社,1958年為羅家超美…[詳細] |
胡坊村 | ~211 | 城鄉結合區 | 原為胡坊大隊,1984年更名為胡坊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楓下村 | ~212 | 主城區 | 駐地為楓下陳村,該地原有大片楓樹,故名。…[詳細] |
板溪村 | ~213 | 主城區 | 駐地為板溪李家,村前溪流上搭有木板橋,故名。…[詳細] |
觀田村 | ~216 | 主城區 | 駐地為觀田村,故名。原為觀田大隊,1984年更名為觀田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殷王村 | ~217 | 主城區 | 1967成立革命大隊,1972年更名為殷王大隊,1984年更名為殷王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竹山村 | ~218 | 主城區 | 駐地竹山彭家,原有大片竹山,故名。1950-1951年,成立羅家鄉竹山農會小組;1953年,成立竹山村互助組;1954-1955年成立竹山初級社;19…[詳細] |
貨場村 | ~219 | 主城區 | 村中原有貨場,經常發生大火,遂命名為火場村,后覺得此名不佳,又議名為貨場村。…[詳細] |
濡溪村 | ~220 | 主城區 | 境內有濡溪(地片),故名。1912年-1949年屬南昌縣第二區公署貨場鄉公所第十三保,1950年濡溪村進行土改,1954年成立互助組,1956年成立濡…[詳細] |
前湖村 | ~221 | 主城區 | 因村里原有一個大湖,村民圍湖而居,故名前湖。…[詳細] |
樓付村 | ~222 | 主城區 | 因樓下徐家、付家合稱樓付村。1963年屬東風公社樓付大隊,1967年并入前湖大隊,1982年恢復樓付大隊,1984更名為樓付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趙坊村 | ~223 | 主城區 | 因轄趙坊陳家,故名。1984年由原來前湖村分村成立趙坊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壩橋村 | ~224 | 主城區 | 1363年陳友諒與朱元璋鄱陽湖大戰中,深受瀝水隔斷之苦,為保障糧草供給順暢,確保攻城順利,陳友諒命士兵運麻石修橋,取名“灞”曰灞橋,后簡化為壩橋。…[詳細] |
羅家村 | ~225 | 主城區 | 原名羅家大隊,1984年與白蘭村、壩橋拆村,獨立命名為羅家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省地質環境監測站社區 | ~402 | 主城區 | 轄省地質環境監測站家屬區,故名。2010年成立,沿用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鎮政府駐地羅家集,故名。
基本介紹:
南昌市郊區轄鎮。市糧食、蔬菜、副食品生產基地之一。1949年為南昌縣二區羅家鄉,1958年為超美公社,1961年置羅家鎮,1968年改為羅家公社,1972年分設羅家鎮和羅家鄉,1980年劃歸市郊區管轄,1987年合并為羅家鎮。位于市境東部,鎮政府駐羅集街,距市區中心12公里。面積80.6平方公里,人口12萬。解放東路、南昌—新聯公路穿境。轄羅家街、謝埠街2個居委會及梧崗、胡家、佛塔、京川、石橋、義坊、崗下、秦坊、棠溪、慈母、胡坊、楓下、板溪、沈橋、黎明、聯勝、月坊、觀田、殷王、竹山、貨場、濡溪、前湖、樓付、趙坊、壩橋、羅家、白蘭28個村委會。農業以種植水稻、蔬菜為主,副食品以禽蛋和淡水魚為多。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羅家鎮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羅家鎮榜上有名。
2012年7月,江西省環境保護廳授予羅家鎮第五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
文化旅游:
灞橋秦憲寶故居位于青山湖區羅家鎮灞橋村秦家自然村,年代為1928年。為南昌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保護范圍:以文物外墻為界。
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為南昌縣第二區沈橋、羅家、貨場、艾山、棠溪、佛塔、胡坊、白溪、石橋、楓下等10個鄉,1954年到1957年分別為羅家、佛塔、棠溪、胡坊等4個鄉,1958年隸屬南昌縣超美人民公社。
1959年分為貨場、羅家、沈橋、佛塔、棠溪、石橋、胡坊7個管理區,1961年改組為羅家鎮和羅家、貨場、棠溪、石橋、胡坊等6個人民公社。
1962年羅家鎮及羅家、貨場人民公社劃歸郊區,統稱羅家人民公社,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