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包坊村 | 隸屬:上唐鎮 |
區劃代碼:361021102206 | 代碼前6位:361021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贛F |
長途區號:0794 | 郵政編碼:3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包坊”:根據《包氏家譜》載,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包希遠由合肥赴任建昌路通判。相傳夫婦曾游此地(三十五都趙源),夫先到,把一枚銅錢放在荷花芯,妻吳氏后到,拔下金簪插入錢眼,荷花即合攏。夫婦高興說:此乃包氏之所也,金簪插金錢,子孫萬萬年。八年(1015),吳氏去世,希遠遂遷此居住,子孫繁衍,改稱包坊。這里也是南宋樞密院事、文學家包恢的故里;地名含義意為設立在包坊居民點的村委會。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號宏齋,宋建昌南城(今屬江西)人。刑部尚書。包恢生于書香門第,其父包揚、伯父包約、叔父包遜一起先求學于陸九淵,后又從朱熹游學。包恢從小聰明好學,博覽群書,通經熟史。曾在父輩學堂為那些門下學子講釋…… 包恢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包坊村是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上唐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61021102206,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361021。郵政編碼為344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794 ,車牌號碼為贛F。包坊村與坊頭村、李敖村、姑余村、上烏石村、太平村、棠下村、余公頭村、東湖村、源頭村、塘灣村、何家村、上唐村、下崔村、上唐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1949年初屬三區畢姑鄉,1949年10月后屬四區梧云鄉,1956年屬梧云鄉稱紅陽初、高級社,1958年屬洪門公社石魁管理區,1961年屬包坊公社,1965年屬洪門公社,1968年屬上游公社,1972年屬洪門公社,均稱包坊大隊。
1984年撤銷公社制,同年成立包坊鄉,劃入包坊鄉,稱包坊鄉包坊村民委員會。
為當時的包坊鄉政府所在地。
2001年包坊鄉并入上唐鎮,亦隨之并入,稱上唐鎮包坊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包坊村附近有麻姑山、南城從姑山、麻姑山石刻、聚星塔、寶方寺、麻姑山古亭橋等旅游景點,有麻姑米、洪門鳙魚、南城淮山、麻姑茶、洪門雞蛋、南城麻姑仙棗等特產,有南城麻姑酒、麻姑仙女傳說《滄海桑田》、建昌幫藥業、宜黃禾杠舞、宜黃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