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臨塘鄉 | 隸屬:龍南市 |
區劃代碼:360727202 | 代碼前6位:360727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贛B |
長途區號:0797 | 郵政編碼:341000 |
轄區面積:約110.4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542人 |
人口密度:約86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臨江圩 | |
下轄地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臨江村 | ~200 | 鄉中心區 | 以境內臨江墟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臨江和黃陂屬臨里村,老鎮和大田屬臨西鄉,1956年老鎮、黃陂、臨江和大田劃為各大隊,1968年四個大隊并為臨江大隊…[詳細] |
西坑村 | ~201 | 村莊 | 因處地為一條山坑,處臨塘鄉的西部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臨江區臨江鄉第九堡,1956年為臨江區臨江鄉西坑村,1958年為西坑大隊,1970年為西坑大隊,1…[詳細] |
水口村 | ~202 | 村莊 | 以汶溪河與東坑河匯合得名。1958年為臨江公社水口大隊,1984年為水口村委會,2001年余田、湯湖并入。…[詳細] |
塘口村 | ~203 | 村莊 | 因整個塘口村俯瞰形似一個池塘而得名。1949年為塘口鄉,1956年為五個村合并塘口鄉,1984年為撤鄉劃村為塘口村委會,2001年門陂、下村、茶坑、余…[詳細] |
大屋村 | ~204 | 村莊 | 該地名來源于境內大屋村。1956年為臨江區塘口鄉白照村,1958年為臨江公社白照大隊,1970年為大屋大隊,1984年為大屋村民委員會。…[詳細] |
東坑村 | ~205 | 村莊 | 地處臨塘鄉東偏南一條山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曾歸汶龍區東亨鄉。1956年劃歸為臨江鄉管理,1958年改為臨江公社東亨大隊,1963年歸臨江公社,分為…[詳細] |
地名由來:
1984年改置鄉,聯臨江公社、塘口公社兩地首字得名。
基本介紹:
臨塘鄉位于龍南縣城于南,距縣城17公里,105國道線穿越而過。總面積11003公頃,其中耕地面積675。67公頃,山地面積9982.73公頃。轄6個行政村,總戶數4040戶,人口17968人,勞動力9245人。
經濟以農業、林業為主。全鄉糧食總產量8200噸左右,速生豐產林3540畝。礦產資源豐富,有礦泉水、溫泉水、煤、鐵石、稀土等。形成了“一線兩水四基地”的經濟發展模式,即利用國道優勢發展國道經濟,興辦了湯湖溫泉山莊和小武當礦泉水廠,建立了煤碳基地、速生豐產林基地、蠶桑基地區性200畝和臍橙基地3000畝。全鄉國民生產總值6700萬元左右,農業產值956萬元,鄉鎮企業產值5800萬元,財政
榮譽排行:
2023年6月,臨塘鄉被確定為2023年江西省“風景獨好”旅游名鎮。
文化旅游:
龍南虔心小鎮景區(ChanTownScenicArea),位于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臨塘鄉東坑村,景區入口位于105國道邊,距大廣高速公路龍南南出口13千米,距龍南站26千米。龍南虔心小鎮景區地
歷史沿革:
明清時屬上蒙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臨江區。
1957年屬臨江、塘口鄉。
1958年設臨江人民公社。
1965年由臨江圩遷至竹山下。
1984年10月臨江人民公社改稱臨塘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