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孝橋鎮 | 隸屬:臨川區 |
區劃代碼:361002116 | 代碼前6位:361002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贛F |
長途區號:0794 | 郵政編碼:344000 |
轄區面積:約28.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85萬人 |
人口密度:約656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孝橋村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孝義橋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在撫州市臨川區政府駐地東北部。屬孝橋鎮。1985年前屬孝橋村民委員會管轄。隨著商住區增大,為管理非農業人口,1985年后分出成立孝義橋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孝橋村 | ~200 | 主城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臨川縣一區河東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臨川縣一區萬壽鄉,1955年先后成立黎坊、下塘等6個初級社,1957年冬與璜溪合并轉為勤…[詳細] |
下璜村 | ~201 | 城鄉結合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臨川縣一區河東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臨川縣嘉溪區艻口鄉,1955年成立下黃等6個初級社,1956年轉為勤光高級社。1957年…[詳細] |
艻口村 | ~202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臨川縣一區河東鄉、太保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屬臨川一區艻口鄉,1955年先后成立湖東、下汪等18個高級社,1956年轉為新中高級…[詳細] |
中洲村 | ~203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臨川縣一區河東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先后屬臨川縣一區太保鄉、孝橋鄉。1955年先后成立斗門、趙家口等13個初級社;1958年成立…[詳細] |
下李村 | ~204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臨川縣一區太保鄉;1955年先后成立下李、吁家墩等21個初級社,同年冬轉為太保高級社;1956年改為中洲高級社;1957年劃為中…[詳細] |
嚴家村 | ~205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臨川縣一區大保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為臨川縣一區廖拜鄉。1955年成立嚴家、廖家等8個初級社。1956年轉為金龍高級社。195…[詳細] |
斗門村 | ~206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臨川縣一區廖拜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為臨川縣嘉溪區廖拜鄉;1955年先后成立廖家拜、斗門等15個初級社;1956年轉星星高級社…[詳細] |
龍灣村 | ~207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臨川縣嘉溪區廖石拜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臨川縣古港區龍骨鄉;1951年屬嘉溪區;1955年先后成立龍灣、饒家咀等7個初級社;…[詳細] |
畬塘村 | ~208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臨川縣一區廖拜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臨川縣古港區龍骨鄉。1953年改為嘉溪區。1954年先后成立吳家,謝家,邱家等10個初級…[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晉太保王祥臥冰求鯉治愈母病,后人建橋彰其孝行,名孝義橋,簡稱孝橋。因孝橋鎮駐地孝橋故命為此名。
基本介紹:
孝橋鎮位于撫州市北郊,東與湖南鄉隔河相望,北與羅湖鎮一橋相連,南與文昌辦接壤,西鄰撫河。面積28.2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77個自然村,104個村小組,7708戶,總人口26808人,耕地面積18440畝。全鎮三面環水,地勢平坦,田地肥美,人民殷富,有蔬菜基地、魚米之鄉、花卉之鎮的美譽。
近幾年來,我鎮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富民強鎮”奮斗目標,帶領全鎮廣大干部認真打好“三大戰役”,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凝心聚力、真抓實干,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總投資1.5億元的江西省中德服飾有限公司,目前擁有生產線30多條,員工700多人,年總生產服裝2
歷史沿革:
孝橋鎮位于撫州市臨川區政府駐地上頓度鎮北部約8千米處,座落在撫州市北郊。
鎮政府駐孝橋村。
東北與湖南鄉、羅湖鎮隔河相望,南與文昌街道接壤,西鄰撫河。
孝橋歷史悠久,因境內傳說得名。
相傳晉太保王詳臥冰求鯉治愈母病,后人建橋彰其孝行,名孝義橋,簡稱孝橋。
1949年10月前屬臨川縣東外河鎮河東鄉,一區太保鄉,廖拜鄉,后屬臨川縣嘉溪區(一區)萬壽鄉,艻口鄉,太保鄉,孝橋鄉。
1954年合并為孝橋、太保、廖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