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招攜鎮 | 隸屬:樂安縣 |
區劃代碼:361025108 | 代碼前6位:361025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贛F |
長途區號:0794 | 郵政編碼:344300 |
轄區面積:約26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63萬人 |
人口密度:約61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汗上村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招攜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相傳宋末,由到此平亂的楊姓將軍留屯部屬開基,共約互招互攜,故名招攜![詳細] |
港田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招攜鄉,1958年成立東風大隊,屬招攜公社。1973年從東風大隊遷出成立招攜大隊,屬招攜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更名為招攜村…[詳細] |
汗上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和成立初均屬招攜鄉,1958年成立招攜大隊,屬招攜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更名為招攜村民委員會,屬招攜鄉。1985年成立村公所…[詳細] |
茶園村 | ~202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招攜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嚴杭鄉,1958年成立茶園大隊,屬招攜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更名為茶園村民委員會,屬招攜鄉![詳細] |
瓦子場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招攜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招攜鄉,1958年成立祿元大隊,屬招攜公社。1979年改為東風大隊,1984年撤社設鄉,更名為東…[詳細] |
壩上村 | ~204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均屬招攜鄉,1958年屬杭村大隊,屬招攜公社。1975年分設壩上大隊,1984年撤社設鄉,更名為壩上村民委…[詳細] |
杭村村 | ~205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招攜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杭元鄉,1956年屬招攜鄉,1958年成立杭村大隊,屬招攜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更名為杭村村…[詳細] |
坪頭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招攜鄉,1958年成立奩田大隊,屬招攜公社。1971年改為前進大隊,屬招攜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更名為奩田村民委員會,屬招…[詳細] |
青里村 | ~207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招攜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青里鄉,1958年為青里大隊,屬招攜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更名為青里村民委員會,屬招攜鄉。得…[詳細] |
南槽村 | ~208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招攜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午田鄉,1956年仍屬招攜鄉,1958年成立壩上大隊,屬招攜公社。1970年更名為前進大隊,后以…[詳細] |
午田村 | ~209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招攜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午田鄉,1958年成立壩上大隊,屬招攜公社。1974年從壩上大隊遷出,成立午田大隊,屬坪溪公社。…[詳細] |
堯坊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招攜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堯坊鄉,1958年成立堯坊大隊,屬招攜公社。1976年屬望仙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更名為堯坊…[詳細] |
望仙村 | ~211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南團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望仙鄉,1958年成立山灣大隊,屬南村公社。1980年從山灣大隊分出成立望仙大隊,屬望仙公社。1…[詳細] |
肖坊村 | ~212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南團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為肖坊鄉,1958年為肖坊大隊,屬南村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更名為肖坊村民委員會,屬望仙鄉。2…[詳細] |
東爐村 | ~213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南團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東爐鄉,1958年成立東爐大隊,屬南村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更名為東爐村民委員會,屬望仙鄉。…[詳細] |
山灣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南團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山灣鄉,1958年成立山灣大隊,1984年撤社設鄉,更名為山灣村民委員會,屬望仙鄉。2001年1…[詳細] |
坪上村 | ~215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南團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望仙鄉,1958年成立坪上大隊,屬南村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更名為坪上村民委員會,屬望仙鄉。…[詳細] |
高望村 | ~216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南團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望仙鄉,1958年成立高望大隊,屬南村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更名為高望村民委員會,屬望仙鄉。…[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宋末,由到此平亂的楊姓將軍留屯部屬開基,共約互招互攜,故名招攜。鎮以地片名招攜得名。
基本介紹:
一、招攜鎮概況
招攜鎮地處樂安縣南部,是省扶貧開發重點鄉鎮之一。招攜鎮東與南村鄉、金竹鄉接壤,南和永豐縣交界,西以湖坪鄉為鄰,北承增田鎮,區域面積268平方公里,全鎮共有21個行政村、場、廠,計137個村小組。擁有人口26050人,其中農業人口24554人,農業戶4549戶,全鎮耕地面積24191.8畝(其中旱地1170畝),人均1.35畝,糧食總產11311噸。全鎮山林面積289562畝,林種多樣,植被較好。地下資源蘊藏。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充分依托國家扶貧開發政策,全鎮狠抓城鎮建設、招商引資及農業產業化工作。目前已形成南桑北煙的產業格局,鎮辦工業小區欣欣向榮,城鎮面貌
文化旅游:
金竹江西保衛局治安科舊址(五郎公曾先生祠)位于樂安縣招攜鎮望仙村荊田村小組,類別為撫州市。金竹江西保衛局治安科舊址(五郎公曾先生祠)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葛陂曾氏宗祠位于樂安縣招攜鎮山灣村葛陂村村民,類別為撫州市。葛陂曾氏宗祠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董裕墓,董尚書墓,位于流坑古村烏江上游的樂安縣招攜鎮鹿源村白鶴形山上。明代墓葬。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此墓由工部施工,禮部驗收,有皇帝“敕葬”碑刻。墓前有大條石疊起的神道,兩旁
歷史沿革: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分屬豐樂里五十一都和長樂里四十七都;1912年至1949年屬南二區;1932年5月至1934年底建立招攜區蘇維埃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設立第二區,1956年設立招攜鄉,1958年成立招攜人民公社,1969年因修建洞口電站,撤銷招攜公社,并入金竹公社;1975年恢復招攜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更名為招攜鄉,1985年3月撤鄉建鎮,2001年11月8日,撤銷望仙鄉,
董裕(1537-1606,一說1546-1606),字惟益,號擴庵,為流坑董氏二十一世孫。樂安招攜港田村人。明代學者、大臣。萬歷年間官至刑部尚書。嘉靖四十四年(1565)中舉,隆慶五年(1571)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