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水南村 | 隸屬:流坑鎮 |
區劃代碼:361025109204 | 代碼前6位:361025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贛F |
長途區號:0794 | 郵政編碼:3443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基本介紹:
百年古樹近3千棵。全村有線電視、電話入戶率達90%,農房改造率達85%,農網改造率達100%,全村興建幼兒園一所,義務教育普及率100%。硬化主干道、支干道及入戶路4.2公里。改水改廁,建成了衛生廁所、標準畜禽舍。
為了豐富村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南村建成了一個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休閑廣場,村民們還自發組建了舞隊、文藝隊、腰鼓隊等,節假日經常在文化廣場上進行自編自導表演,傳承宣揚古村打船歌、游神、儺舞等傳統文藝表演形式。
推行“生態保護-旅游開發-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各色水南、文化水南”,積極打造特色農業,發展林下經濟,推廣養殖業。
實施生態旅游開發,取得了可喜成績,
榮譽排行:
2019年6月,水南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7年8月,水南村入選江西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單。
2014年9月,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授予水南村2014年度“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
2009年7月,水南村上榜江西省第三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
文化旅游:
水南“繼序其皇”坊式門樓位于樂安縣牛田鎮水南村的萬壽宮,水南萬壽宮集祭祀、廟會于一體,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呈長方形狀,進深35米,寬16.4米,面積574平方米,共四進,由“古戲
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南田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水南鄉,1958年成立水南大隊,屬牛田公社。
1984年撤社設鄉更名為水南村民委員會,屬牛田鄉。
1985年撤鄉設鎮,屬牛田鎮。
得名后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水南村附近有水南“繼序其皇”坊式門樓、流坑古村(千古第一村)、金竹飛瀑景區、蝶棲谷景區、大湖坪古村、善和村朱德故居等旅游景點,有樂安竹筍、樂安花豬、樂安驢肉、樂安腌菜干、樂安霉魚、凌仁紅魚塊等特產,有樂安儺舞、樂安蛋雕、樂安打船歌習俗、樂安羅陂廟會、裝故事、鄉射遺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