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公溪鎮 | 隸屬:樂安縣 |
區劃代碼:361025101 | 代碼前6位:361025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贛F |
長途區號:0794 | 郵政編碼:344301 |
轄區面積:約145.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69萬人 |
人口密度:約116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公溪社區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公溪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公溪”,因寶塘水有北四、南三7條較大支流匯合于此出縣境流入撫河,故名公溪。…[詳細] |
蓮塘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2017年6月成立,得名后沿用至今。…[詳細] |
公溪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公溪”,因寶塘水有北四、南三7條較大支流匯合于此出縣境流入撫河,故名公溪。…[詳細] |
荷陂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均屬公溪鄉,1958年為公溪鄉荷陂大隊,1984年撤社設鎮更名為荷陂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新居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新居村委會位于公溪鎮西北部,距樂安縣城42公里,離撫州市60公里。全村共有6個村小組(新居一組、新居二組、下山組、山星組四個村小組已安排了新農村建設,…[詳細] |
武家村 | ~203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小陂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蕪頭鄉,1958年屬陳家大隊,1962年為武家大隊,1984年撤社設鎮更名為武家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陳家村 | ~204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小陂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蕪頭鄉,1958年屬蕪頭大隊,1962年為陳家大隊,1984年撤社設鎮更名為陳家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蓮塘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公溪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蓮塘鄉,1958年為公溪鄉蓮塘大隊,1984年撤社設鎮改為蓮塘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蕪頭村 | ~206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小陂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為蕪頭鄉,1958年成立蕪頭大隊,1962年稱街上大隊,1983年恢復蕪頭大隊,1984年撤社設鎮…[詳細] |
楊家村 | ~207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公溪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蓮塘鄉,1958年成立羅陂大隊,1983年更名為楊家大隊,1984年撤社設鄉更名為楊家村民委員會…[詳細] |
丁垅村 | ~208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公溪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蓮塘鄉,1958年屬羅陂大隊,1975年分為丁垅大隊,1984年撤社設鎮改為丁垅村民委員會,20…[詳細] |
樂家村 | ~209 | 村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公溪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布水鄉,1958年成立樂家大隊,1984年撤社設鎮更名為樂家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公溪”,因寶塘水有北四、南三7條較大支流匯合于此出縣境流入撫河,故名公溪.。明初,鄭氏從福建遷此建居,因水陸交通方便,開店經商者甚多,遂成街市,1974年因決堤受淹,遷往現址重建新街。鎮以駐地得名。
基本介紹:
1、地理位置
公溪鎮是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下轄的一個鎮。地處樂安縣境北部,倚芙蓉山下,濱公溪河畔,東北界崇仁縣,西毗山碭,南靠湖溪,北鄰航橋。公溪鎮總面積145.5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古城,距縣城42公里,離撫州60公里。
2、名稱來歷
南北朝梁普通三年(522年)為巴山郡治,后擴為高州;隋開皇九年(589年)屬崇仁縣天授鄉;南宋紹興十九年(公元1149年)建縣時劃入樂安縣管轄。清同治年間屬天授鄉二十九都。民國時期為第五區公溪鄉。1949年建國初成立公溪鎮人民政府。1958年改為公溪公社,1960年11月至1962年劃為撫州地區縣級直轄鎮,1963年2月劃回樂安縣管轄,恢復公社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江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公溪鎮為2021年度江西省省級衛生鄉鎮。
2019年1月,江西省生態環境廳授予公溪鎮為第十一批江西省省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
2013年,公溪鎮上榜江西省首批百強中心鎮。
歷史沿革:
南北朝梁普通三年(522)為巴山郡治,后擴為高州。
隋開皇九年(589)屬崇仁縣天授鄉。
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建縣時劃入樂安縣管轄。
清同治年間屬天授鄉二十九都。
1912年至1949年為第五區公溪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成立公溪鎮人民政府。
1958年改為公溪公社,1960年11月至1962年劃為撫州地區縣級直轄鎮。
1963年2月劃回樂安縣管轄,恢復公社建制。
1984年5月撤社設鎮改稱公溪鎮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