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蘭村 | 隸屬:城門街道 |
區劃代碼:360404003202 | 代碼前6位:360404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贛G |
長途區號:0792 | 郵政編碼:33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此處有座無名橋,橋上曾有個破竹籃,據說,那只破竹籃是觀音菩薩采蓮用的寶籃。為了紀念菩薩顯圣,這座橋就取名為金籃橋,“籃”諧音“蘭”,人們圖簡便,故寫成金蘭橋。且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故名。
基本介紹:
金蘭村位于柴桑區城門街道西部,距街道辦事處約0.6公里,全村共有17個小組,752戶3044人。黨員48名,常年在外務工人員829人。全村脫貧戶及三類人群戶44戶,共計95人,現有農村低保戶46戶87人,殘疾人口數60人。特困供養戶11戶11人,在家留守兒童6人。
金蘭村耕地面積2066畝,人均0.68畝,湖泊1000畝。全村耕地比較集中,地勢由南向北傾斜,黏性土壤,地區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2022年3月村值班干部籌資注冊九江市柴桑區弘谷佳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將村內500余畝水田及旱地進行開荒以種植水稻,棉花,油菜等農作物,并有蔬菜、雜糧,等經濟作物。
金蘭村與白畈村、金橋村、白合村、城門湖社區、興聯村、聯盟村、紅心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49年初屬金蘭鄉。
1958年稱金蘭大隊,屬城門公社。
1961年楊柳公社從城門公社劃出。
1968年楊柳公社與城門公社合并,屬城門公社。
1984年由金蘭大隊改為金蘭村。
周邊相關:
金蘭村附近有中華賢母園、岷山國際狩獵場、賽城湖候鳥保護區、岷山革命根據地、岳母祠風景區、陶靖節祠等旅游景點,有九江陳年封缸酒、九江桂花酥糖、永修攢林茶、金盤廬山云霧茶、賽城湖大閘蟹、馬回嶺西瓜等特產,有九江山歌、九江絲弦鑼鼓、九江文曲戲、九江秧號、九江采茶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