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潭村 | 隸屬:龍潭鎮 |
區劃代碼:360983112207 | 代碼前6位:360983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贛C |
長途區號:0795 | 郵政編碼:336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人口數量:約3236人 |
地名由來:
意即根據地處龍潭街頭取名,現駐320國道龍潭街旁。
基本介紹:
龍潭村位于高安城西、錦江北岸,距離市區14公里.下轄14個自然村,21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3644畝,總人口3236人.勞動力人口1833人。
龍潭村現有老福山抗日英烈園,是緬懷光烈、弘揚愛國情懷、凝聚愛國力量、激勵后來人的重要場所,也是紅色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龍潭村人多地少,民間手藝人多,老百姓早已不局限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而是敢走出去,敢闖敢干,干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改革開放后,農村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村。比如:聞家、范家、橫港的養殖業;皂上的“牛經紀”;聞家、橫港的油茶;皂上的豇豆種植;聞家、劉家的棉花販運加工;喻家的草莓種植等都大大促進
文化旅游:
文龍書院位于博白縣龍潭鎮龍潭村龍中路龍潭中學內,年代為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文龍書院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黃均橋位于高安市龍潭鎮龍潭村聞家,年代為清。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周邊20米為保護范圍30米為建設控制地帶。
歷史沿革:
1949年7月前夕屬荷山鄉;7月初屬橫港鄉;合作化時期屬橫港龍潭高級社;1958年成立龍潭大隊,屬衛星人民公社;1961年屬龍潭公社,改分為橫港、稠溪、橋溪、龍潭大隊;1965年屬龍潭林場;1968年屬石腦公社,改稱龍潭大隊;1972年屬龍潭公社;1984年3月龍潭改行政村;1998年改為龍潭村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龍潭村附近有文龍書院、巴夫洛生態谷旅游景區、畬山賈家古村、高安市博物館、華林寨-上游湖風景區、八百洞天等旅游景點,有高安腐竹、高安大米、瑞田老酒、大觀樓腐竹、宜春茶油、高安炒米粉等特產,有高安采茶戲、高安道情、高安上湖燈彩、高安鑼鼓戲、高安字門拳、高安骨傷醫術等民俗文化。
區劃: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龍潭鎮·龍潭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