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渣村村 | 隸屬:會埠鎮 |
區劃代碼:360921107200 | 代碼前6位:360921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贛C |
長途區號:0795 | 郵政編碼:336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人口數量:約1586人 |
地名由來:
查姓建村,故名查村,后因諧音而改渣村。
基本介紹:
渣村村位于會埠鎮集鎮地域,也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是省道奉上公路和渣會公路交點,全村轄13個村小組,406戶,1586人,耕地面積3530畝,以農業生產和第三產業為主。
渣村村與村頭村、越王山社區、水口村、會埠社區、稻田村、車坪村、游落村、張坊村、青樹村、左山村、會埠村、西莊村、東源村相鄰。
文化旅游:
黃魯舍窯址位于會埠鎮渣村村,縣城西20公里東800米處,紅沙質土壤,面積2000平方米,沿東西走向的山坡呈條形狀分布。文化堆積1-2米,地表暴露器物較多,多數為青釉罐、碗、碟、缽器物殘片,胎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水口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渣村鄉,1954-1956年,由黃魯舍、下莊、渣村初級社轉、為黃魯、下莊、渣村高級社。
1958年設黃魯舍渣村、下莊大隊。
1961年合并稱渣村大隊。
“文革”初期改稱愛國大隊。
1968村頭大隊并入本區內。
1972年與村頭大隊分開,1984年撤大隊,設渣村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渣村村附近有渣村窯址、百丈山景區、天工開物文化園景區、百丈禪寺、蘿卜潭、江西省國際體育健身運動中心等旅游景點,有奉新大米、奉新獼猴桃、奉新碧云米業、釀飯坨、宜春名茶、宜春名酒等特產,有奉新農民畫、百丈山的傳說、黃連麻糍制作技藝、奉新土紙制作技藝、奉新山歌、奉新釀飯坨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