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斛埇村 | 隸屬:赤田鎮 |
區劃代碼:360921102205 | 代碼前6位:360921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贛C |
長途區號:0795 | 郵政編碼:33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人口數量:約1766人 |
地名由來:
因村莊建在田壟邊的山坳里,入口似甬道,聚落似口小底大的斛斗,故名。
基本介紹:
(一)基本情況。
共有7個村民小組,596戶,1766人。黨員35名。村“兩委”干部6人,其中支委委員4人、村委委員3人、“兩委”交叉任職2人。耕地面積4164畝,其中旱田420畝、水田3744畝;林地面積3396畝;主要收入來源于種植水稻、山羊養殖產業、苗木種植、外出務工等4大塊;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18.5萬元。
(二)特色亮點工作
特色種養殖方面:發揮種養大戶經濟帶頭作用,實現種植養殖品種的多樣化。目前特色種養項目有油菜、花生、芝麻、苗木(樟樹、木荷、櫻花、樸樹、櫸樹、紅玉米、紫薇、茶花、桂花)種植及養牛、山羊等。2022年10戶脫貧戶申報農業特色種養產業扶貧獎補,實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赤田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莊溪鄉。
合作化時,由斛埇等5個初級社轉為斛埇高級社。
1958年成立斛埇大隊。
1968年莊溪、永紅、斛埇合并為莊溪大隊。
1972年分開,仍稱斛埇大隊。
1982成立斛埇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斛埇村附近有百丈山景區、天工開物文化園景區、百丈禪寺、蘿卜潭、江西省國際體育健身運動中心、華林書院等旅游景點,有奉新大米、奉新獼猴桃、奉新碧云米業、釀飯坨、宜春名茶、宜春名酒等特產,有奉新農民畫、百丈山的傳說、黃連麻糍制作技藝、奉新土紙制作技藝、奉新山歌、奉新釀飯坨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