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馬村 | 隸屬:張巷鎮 |
區劃代碼:360981104215 | 代碼前6位:360981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贛C |
長途區號:0795 | 郵政編碼:33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2.3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45人 |
人口密度:約355人/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白馬寨,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年(1361)白馬寨,西邊有座小山,相傳晉時有三眼神騎白馬于此,故名白馬寨。
基本介紹:
白馬村村部設于張巷圩鎮西南 5 公里的白馬寨圩場東側,距豐城市區 14 公里。轄區面積 2.38 平方公里。1985 年底,轄 1 個自然村,10 個村民小組,211 戶,845 人,1334 畝耕地。2007 年,獲國家獎補資金 30 萬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2023 年,2 組、7 組、8 組等 3 個村小組,獲國家獎補資金 180 萬元,建設秀美鄉村。2023 年底,轄 1 個自然村,10 個村民小組。全村有楊、劉、熊、曾、萬、饒、李、徐、龔、方、王、吳、胡等 46 個姓氏,434 戶,1402 人(男 734 人,女 668 人)。其中特困戶 4 戶 4 人,低保戶 35 戶 70
榮譽排行:
2013年8月,白馬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03年8月,白馬村上榜江西省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
歷史沿革:
楊氏于宋代由吉安吉水遷于此,元明清沿用宋制,1966-1976年為“白馬公社”,2003與下張村合并為白馬村委會。
周邊相關:
白馬村附近有豐水湖文化公園景區、生態硒谷旅游景區、沙湖公園、豐城桂林書院、豐城雷氏宗祠、厚板塘古村等旅游景點,有豐城富硒大米、豐城田螺辣醬、豐城凍米糖、小港甘蔗、張巷狗肉、豐城灰鵝等特產,有花釵鑼鼓、豐城岳家獅、豐城木雕、豐城社火、豐城洪州窯碗泥嶺制陶技藝、豐城掛聯剪紙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