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附城村 | 隸屬:蒲亭鎮 |
區劃代碼:360426100203 | 代碼前6位:360426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贛G |
長途區號:0792 | 郵政編碼:332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原名青竹坂,地處城郊,博陽河西岸,圩堤蜿蜒,明清時即稱附城,因轄區內地名而得名。
基本介紹:
附城村位于縣城東南,距縣城2公里。東、北與博陽河相臨,西與桂林村、南與共青鳳凰村接壤。轄區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67畝,山地39畝。下轄1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587人,385戶,其中侗族1人。
附城村水面資源十分豐富,從事水產養殖是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村民宣善余跳出常規發展特色養殖,網箱養鱔已達200個,成為遠近聞名的養殖大戶。另外,綠色大米種植也是該村的主導產業,2004年,該村采取統一生產,統一銷售模式,僅此一項就為村民人均增收100元。
近年,附城村基礎設施建設有明顯進步,新修水泥干道10.5公里,受益小組8個,新修水庫1座。村民電話裝機370戶,普及率95%。
文化旅游:
文華塔,原建于唐大中四年,位于縣城,清嘉慶年間遷建此地,是目前九江境內唯一一座保存較好的古塔,在江南也不多見。塔六角七級,高21米,全用青磚砌成,寶葫蘆頂,塔心中空,有木梯而上,塔頂用磚層層
歷史沿革:
1949年屬寶塔鄉。
1952年改稱和平鄉,后復稱寶塔鄉。
1958年分成附城大隊、寶塔大隊,后仍稱附城大隊。
1962年分成附城、寶塔大隊,1968年并稱附城大隊,1984年撤大隊為村委會后改為附城村民委員會。
1999年因地理位置原因,由寶塔鄉劃入蒲亭鎮管轄,一直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附城村附近有萬家嶺大捷紀念園、博陽河生態休閑風景區、九江大孤山、江西水土保持生態科技園、德安縣博物館、萬家嶺戰役遺跡等旅游景點,有糯米水子、德安愛民花生、德安矮子板鴨、九江蘿卜餅、廬山云霧茶等特產,有德安潘公戲(布帳儺)、德安南河戲、德安西河大戲、德安八景傳說、義門陳、規約習俗(德安義門陳家訓傳統)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