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河洞鄉 | 隸屬:大余縣 |
區劃代碼:360723201 | 代碼前6位:360723 |
行政區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贛B |
長途區號:0797 | 郵政編碼:341500 |
轄區面積:約85.7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019人 |
人口密度:約24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河洞圩 | |
下轄地區: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河洞村 | ~200 | 鄉中心區 | 原名河峒。據傳古時境內有條人行古道沿河延伸,走進彎曲的小路像似進入的山峒,故名河峒。50年代初演變為河洞。…[詳細] |
東江村 | ~201 | 村莊 | 東江,原名夾江。以駐地夾江口命名,由于東溪水小河與黃金竂小河流入此匯合,后故名合江。后來得知本縣另外一個村與合江同名帶來許多不便,于是,1984年又恢…[詳細] |
金坪村 | ~202 | 村莊 | 2002年由黃金竂村與高坪村合并各取一字而得名。…[詳細] |
長嶺村 | ~203 | 村莊 | 以境內長嶺(山)命名。由于從河洞圩通往村中黃木坑自然村的山路爬長坡較長而得名。…[詳細] |
長爐村 | ~204 | 村莊 | 為長形谷地,狀似打鐵用的風箱爐而得名長爐。…[詳細] |
地名由來:
原名河峒。據傳古時境內有條人行古道沿河延伸,走進彎曲的小路像似進入的山峒,故名河峒。20世紀50年代初演變為河洞。
基本介紹:
河洞鄉位于大余縣西南邊境,東北與吉村鎮相連,西和西南與廣東省仁化、南雄兩縣(市)交界,北與內良鄉接壤。總面積為92.34平方公里。轄5個行政村,40個村民小組,60個自然村。境內有一個國有控股的長潭里林場。全鄉現有人口4252人(其中農業人口3674人、居民578人),總戶數892戶,勞動力1940個。鄉政府駐河洞圩,距縣城38公里。
河洞屬山區,一般海拔500---800米,最高點觀音山1174、4米,最低點長潭里林場260米。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
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7.7℃,年降雨量1814.5毫米。無霜期280天。
經濟以農為主,耕地面積3276畝
榮譽排行:
2023年1月,江西省愛衛會命名河洞鄉為2022年度江西省衛生鄉鎮。
文化旅游:
長嶺會議舊址位于大余縣河洞鄉長嶺村沙灣羅學文家。1935年4月中旬,項英、陳毅在大余縣河洞鄉長嶺村沙灣農民羅學文家中,主持召開了黨政軍干部全體會議,近70人參加了會議,史稱“長嶺會議”。會議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夕屬河洞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第七區合江、河洞兩鄉。
1952年分為河洞、合江、長嶺三鄉。
1955年屬內良區。
1956年調整為河洞、長嶺兩鄉。
1958年秋屬高峰公社,次年屬內良公社河洞、合江、長嶺3個大隊。
1961年冬,由內良公社析出成立河洞公社。
1984年5月改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