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周鐵鎮 | 隸屬:宜興市 |
區劃代碼:320282110 | 代碼前6位:320282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蘇B |
長途區號:0510 | 郵政編碼:214000 |
轄區面積:約73.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8萬人 |
人口密度:約65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周鐵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周鐵社區:位于宜興市東北部。東瀕太湖,南靠新莊街道,西鄰芳橋鎮、萬石鎮,北接常州市武進區。…[詳細] |
湖光社區 | ~002 | 鎮鄉結合區 | 因轄區湖光新村而得名。1993年設立湖光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原屬分水鄉,2000年后屬周鐵鎮。…[詳細] |
下邾街社區 | ~003 | 鎮鄉結合區 | 因以下邾街命名,故而得名。1993年設立下邾街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原屬洋溪鄉,2004年后屬周鐵鎮。…[詳細] |
竺西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因位于竺山以西而得名。2020年6月,根據宜政發〔2020〕102號周鐵鎮設立竺西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彭干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彭干村:地處周鐵鎮區南,現有73個村民小組,戶數1720戶,人口5100人。…[詳細] |
王茂村 | ~201 | 村莊 | 因以王茂自然村命名,故而得名。其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王茂大隊,1983年更名為王茂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中陽村村民委員會、湯埝村村民委員會并入(…[詳細] |
棠下村 | ~202 | 村莊 | 因以棠下自然村命名,故而得名。其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棠下大隊,1983年更名為棠下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傍杏村村民委員會并入(宜政發(2000)6…[詳細] |
周鐵村 | ~203 | 鎮中心區 | 因位于周鐵鎮區范圍,故而得名。其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周鐵大隊,1983年更名為周鐵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水母村村民委員會、周鐵水產村村民委員會并入…[詳細] |
東湖村 | ~204 | 村莊 | 因大隊東緊靠太湖而得名。其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東湖大隊,1983年更名為東湖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陳橋村村民委員會并入(宜政發(2005)66號)…[詳細] |
前觀村 | ~205 | 村莊 | 因以前觀塘自然村命名,故而得名。其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前觀大隊。1983年更名為前觀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褚店村村民委員會并入(宜政發(2000)…[詳細] |
龍亭村 | ~206 | 村莊 | 因以龍亭自然村命名,故而得名。其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龍亭大隊,1983年更名為龍亭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牛湖村村民委員會并入(宜政發(2000)7…[詳細] |
分水村 | ~207 | 村莊 | 分水村:位于太湖之濱,分范公路、瀆邊公路、橫塘河、漕橋河穿村而過。坐擁分水工業集中區內。2006年由分水、夏莊、河南、周墅、陳墅、新荷、中和、西橋等八…[詳細] |
下邾村 | ~208 | 村莊 | 因以下邾街命名,故而得名。其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下邾大隊,1983年更名為下邾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趙瀆村村民委員會并入(宜政發(2000)70號…[詳細] |
沙塘港村 | ~209 | 村莊 | 沙塘港村:位于周鐵鎮東南2公里處,東瀕太湖,與馬山度假區隔湖相望,燒香港河、橫塘河穿村而過。…[詳細] |
歐毛瀆村 | ~210 | 村莊 | 因歐午村與毛瀆村合并,各取一字而得名。2003年,毛瀆村村民委員會和歐午村村民委員會合并為歐毛瀆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徐瀆村 | ~211 | 村莊 | 因以徐瀆自然村命名,故而得名。其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徐瀆大隊,1983年更名為徐瀆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徐瀆村村民委員會與師瀆村村民委員會合并為徐…[詳細] |
洋溪村 | ~212 | 村莊 | 因以洋溪自然村命名,故而得名。其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洋溪大隊,1983年更名為洋溪村村民委員會。原屬洋溪鄉,2004年后屬周鐵鎮。2000年張家圩村…[詳細] |
中新村 | ~213 | 村莊 | 因取中準瀆村,新瀆村兩村首字而得名。2005年,新瀆村村民委員會和準馬村村民委員會合并為中新村村民委員會(宜政發(2005)66號)。2006年,北準…[詳細] |
地名由來:
傳因周朝設鐵官于此,鎮區橫塘河上有橋名周鐵橋,故名。
基本介紹:
位于太湖西岸、宜興市東北部的周鐵鎮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捷,緊臨蘇、錫、常,西靠錫宜高速公路,直達滬、寧、杭只需一個半小時車程。全鎮總面積 73.2 平方公里,總人口 5.88 萬人,下轄 14個村民委員會和 2個居委會, 400 多家工業企業。
周鐵鎮歷史悠久,淵源流長。據史-載,早在周朝就形成建制的周鐵鎮距今已有 2700 多年的歷史。湖山毓秀,人杰地靈,尊禮重教的優良傳統造就了濃厚的文化底蘊。建國以來,從這里走出了兩位中央委員、三位全國人大代表、六位全國政協委員和兩位工程院院士,著名書畫家尹瘦石的家鄉就在周鐵。據統計目前分布在全國各地有教授、高工職稱的周鐵籍人就近 500
榮譽排行: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國千強鎮名單揭曉,周鐵鎮位列第331名。
2024年5月,2024年全國鎮域經濟500強榜單發布,周鐵鎮位列第260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名單發布,周鐵鎮位列第330位。
2023年9月,2023年全國五百強鎮名單發布,周鐵鎮位列第232。
2021年10月,周鐵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338位。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周鐵鎮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公布,周鐵鎮位列第294名。
2018年3月,江蘇省環保廳公布周鐵鎮為首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周鐵鎮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文化旅游:
岳飛衣冠冢及岳霖墓,在宜興市周鐵鎮彭干村庵前自然村。1985年1月宜興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人,出身佃農,南宋抗金名將。
萬園橋,又稱王茂公橋,在宜興市周鐵鎮王茂村福勝禪寺(又稱東岳廟)旁。萬園橋相傳始建于三國赤烏年間,現橋為清晚期重建。萬園橋為單孔石拱橋,東西向(西偏南11°),東側有石階20級,西側為18級
洋溪橋,位于宜興市周鐵鎮洋溪村中。2009年5月,宜興市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洋溪橋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春正月,單孔石拱橋,南北向(南偏西20°),花崗石質地。橋通長1
武昌橋,位于宜興市周鐵鎮彭干村宋莊自然村。2009年5月,宜興市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武昌橋建于清代,石拱橋,俗稱王公橋,南北向,花崗石、青石混砌,其中橋面為花崗石、橋身為青石
青龍橋,位于宜興市周鐵鎮彭干村宋莊自然村東(宋莊村與侯宅村之間)。2009年5月,宜興市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青龍橋建于清代,俗稱東武昌橋,單孔石拱橋,東西向(東偏北20°),
歷史沿革:
周鐵古屬荊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荊邑改為陽羨縣。
此后,隨著縣名的更改,周鐵先后屬義興郡、義興縣、宜興縣、南興軍、宜興府、宜興州、宜興縣、宜興市。
唐代周鐵曾稱洞庭鄉,后改稱洞山鄉。
明洪武二年周鐵改稱周鐵橋市。
明洪武三年所設的下邾巡檢司和清雍正二年所設的江南太湖右營守備署均設在周鐵。
清宣統三年(1911),洞山鄉改稱周鐵鄉,下轄洞上區、洞下區36個圖,55個村。
1929年周鐵由鄉改鎮,19
江蘇宜興緊靠太湖,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所產百合,不但產量較高,質量在全國也屬上乘,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栽培歷史。百合含有淀粉、蛋白質、鈣、磷等營養成分,具有潤肺止咳、清脾除濕、補中益氣、清心安神的功效。
尹瘦石(1919—1998),江蘇宜興人,著名書畫藝術家;他的藝術始終緊緊踏著時代節拍而歌,深得郭沫若、徐悲鴻等文化巨擘的贊賞;1945年在重慶為毛澤東畫像,與柳亞子舉辦《柳詩尹畫聯展》。他的人物畫注
區劃: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周鐵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