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陽縣莊圩鄉位于泗陽縣城東北部,地處淮安、宿遷兩個地級市交界之處,東接沭陽縣錢集鎮、南與淮安市淮陰區徐溜鎮相連,北與沭陽縣胡集鎮交接,西與泗陽縣王集鎮,里仁鄉隔河相望。莊圩鄉全鄉面積58.53平方公里,距泗陽縣城直線距離25公里,管轄莊圩、王碼、水莊、淮河、河涯、楊劉、農科、大樓、紅旗9個行政村,全鄉有耕地3.4萬畝,人口3.7萬,有72個村民小組,有大樓、曹王、小園、雙堆、楊盧、劉河、淮河、河塘、農科、河涯、倉胡、王蕩、張莊、楊李、水莊、施劉、陶陳、紅旗、橫莊、老莊、莊圩等22個自然村。
莊圩鄉古稱花廳鄉,具體因何得名不詳。建國前,莊圩鄉屬泗沭縣管轄;建國后,泗沭縣一分為二,莊圩鄉劃歸泗陽縣管轄。1940年8月莊圩未解放之前均稱為花廳鄉,管伯濤任鄉長;1944年下半年后改為區村制,莊圩鄉被劃為九區,下設莊圩、水莊、王蕩、錢圩、河西等18個村;1946年下半年起撤村建鄉稱為九區(莊圩區)即花廳、莊圩、老莊、張圩、王莊、沙莊等小鄉;1956年,九區(莊圩區)與里仁鄉(九區)合并為里仁區,辦公地點設在里仁區,莊圩區撤銷;1957年撤區設鄉,里仁區分為花廳鄉與里仁鄉;1958年,鄉改為人民公社,花廳鄉改稱為莊圩人民公社;1962年,人民公社改為區,莊圩區下面設有17個小公社,其中有倪洼、老莊、任澗等;1968年,區又恢復人民公社建制,小公社撤銷;直到八十年代,撤銷人民公社建制,設立鄉人民政府,莊圩鄉建制至今。
莊圩鄉境內水網密布,道路縱橫,新長鐵路途經莊圩9.75公里,設有泗陽火車站貨運站和信號站、貨站占地65畝,年設計貨物吐土量200萬噸,淮沭新河與新長鐵路平行而過,建有淮沭河水上碼頭,鎮區面積2.42平方公里,街道形成三橫七縱的格局。2005年4月,根據經濟發展需求,由中國礦大設計院對鎮區總規、詳規、綠規和火車站集中區進行補充修改,完善規劃設計。莊圩鄉境內因水草資源豐富,所以農業和加工業蓬勃發展,形成家禽養殖、蘆蒿種植、稻米加工特色,其中“-”牌蘆蒿、“桃州”牌系列大米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從莊圩至泗陽縣城每天有15輛公交車每15分鐘一班循環往返,從莊圩至205國道長6公里,-胡集入口9公里,全鄉通車里程為20公里,水路通車里程9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