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莊圩鄉 | 隸屬:泗陽縣 |
區劃代碼:321323200 | 代碼前6位:321323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蘇N |
長途區號:0527 | 郵政編碼:223800 |
轄區面積:約58.5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16萬人 |
人口密度:約36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莊圩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相傳古代此地有個大莊子被圍溝圍住,后逐漸形成村落,故名![詳細] |
大樓社區 | ~002 | 村莊 | 1958年建大隊時因坐落于本地自然村老趙莊而得名趙莊大隊,后因重名而根據本地自然村張大樓更名為大樓大隊,故而得名。…[詳細] |
紅旗村 | ~203 | 村莊 | 1958年為紀念吳凱、周立德兩位烈士被命名為凱德大隊,1970年小公社時期因為烈士像五星紅旗的象征意義又更名為紅旗大隊,1983年沿用為紅旗村![詳細] |
農科村 | ~204 | 村莊 | 因科研所曾經在當地的村莊附近做農業科學實驗,故名![詳細] |
淮河村 | ~205 | 村莊 | 淮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水莊村 | ~206 | 村莊 | 民國初期此處莊子四面都有泓子,一片洼地,常年積水,故名![詳細] |
王碼村 | ~207 | 村莊 | 王碼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莊圩舊稱桃園莊,清同治十年(1871年)莊庚如在此筑起土圩防匪,后新興起集鎮,故而得名并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泗陽縣莊圩鄉位于泗陽縣城東北部,地處淮安、宿遷兩個地級市交界之處,東接沭陽縣錢集鎮、南與淮安市淮陰區徐溜鎮相連,北與沭陽縣胡集鎮交接,西與泗陽縣王集鎮,里仁鄉隔河相望。莊圩鄉全鄉面積58.53平方公里,距泗陽縣城直線距離25公里,管轄莊圩、王碼、水莊、淮河、河涯、楊劉、農科、大樓、紅旗9個行政村,全鄉有耕地3.4萬畝,人口3.7萬,有72個村民小組,有大樓、曹王、小園、雙堆、楊盧、劉河、淮河、河塘、農科、河涯、倉胡、王蕩、張莊、楊李、水莊、施劉、陶陳、紅旗、橫莊、老莊、莊圩等22個自然村。
莊圩鄉古稱花廳鄉,具體因何得名不詳。建國前,莊圩鄉屬泗沭縣管轄;建國后,泗沭縣一分為二,莊
榮譽排行:
2022年1月,江蘇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莊圩鄉為2021年江蘇省衛生鎮。
2022年1月,莊圩鄉被命名為第四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街道)、村(社區)。
文化旅游:
泗陽縣老鸛汀遺址面積約100 萬平方米,平原地貌。遺址中心部位在王碼村王碼小學東側,文化遺物在地表0.5-1.5 米以下。據調查,出土遺物有磚、瓦殘塊,石磨,鐵香爐,房屋的木構件、鴟吻等。莊
歷史沿革:
清代屬崇河鄉,民國初屬崇河兆市,解放前莊圩鄉屬泗沭縣管轄。
1949年5月撤銷泗沭縣,其他城分別并入泗陽、沭陽縣,莊圩鄉劃歸泗陽縣管轄。
1957年撤銷里仁區,分設花廳鄉與里仁鄉。
1958年花廳鄉改置莊圩人民公社。
1962年莊圩、里仁2公社又合置為區。
1968年再次撤區復置莊圩、里仁公社。
1983年改置莊圩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