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東房橋村 | 隸屬:錫北鎮 |
區劃代碼:320205105205 | 代碼前6位:320205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蘇B |
長途區號:0510 | 郵政編碼:21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東房橋轄區內有東房橋,故名。
基本介紹:
東房橋村位于斗山西麓,東面緊靠八文公路,南面過西莊港與八士聯新村、新堰橋鎮長東村相鄰,西面過百妥橋和惠山區堰橋鎮古莊村相連,北面有一個350畝水面的崇村白蕩,蕩北為祝文鎮。整個村莊一面繞山三面環水,是適應多種經營的好地方。
全村交通十分便捷。一條寬八米長千余米的水泥大道相接八文路貫穿整個村莊,既方便了廣大村民,又為吸引外資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全村山明水秀、人杰地靈,地理環境優美,大小河流星羅棋布,共有人口2600人,下轄八個自然村,土地面積2200畝,其中耕地面積1800畝,糧食年產量達1350噸,實現利稅577萬元,全村工農業總產值二億元,其中第三產業1960萬元
歷史沿革:
辛巷村,建國初屬張村區天一鄉。
1956年屬斗西鄉,合作化時為高級社后由9個自然村組成聯豐大隊,1958年屬斗西工區,1962年改為辛巷大隊,1983年改為辛巷村村民委員會;斗西村,建國初屬斗山鄉,初級社時為勤豐社,1958年改為聯勤大隊,1962年更名為斗西大隊,1983年改為斗西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7月經無錫市錫山區人民鎮府(錫府復【2001】17號)原斗西村村民委員會與辛巷村村民委員會合并
周邊相關:
東房橋村附近有蕩口古鎮、無錫現代農業博覽園、宛山云慶寺、無錫濱湖旅游、新四軍六師師部舊址紀念館、無錫膠山寺等旅游景點,有太湖翠竹茶、太湖石、龍鳳腿、無錫小籠包、太湖船點、脆皮銀魚等特產,有無錫道教音樂、無錫吳歌、皮蟲糖制作技藝、“太湖翠竹”制作技藝、宜興紫砂陶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錫北鎮·東房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