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昭陽街道 | 隸屬:興化市 |
區劃代碼:321281001 | 代碼前6位:321281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蘇M |
長途區號:0523 | 郵政編碼:225300 |
轄區面積:約5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0.99萬人 |
人口密度:約419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6個社區、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水關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水關社區:地處興化城區東北部,東至白涂河,南至夾河,西至上官河,北至過境公路。面積約1.6平方公里。有居民4000戶,12000人。…[詳細] |
迎豐社區 | ~002 | 主城區 | 迎豐社區:位于九頃,興化中學夾河以南,東至垛田街道新民村交界線向北白涂河支河中心線以西;南至青苔港中心線以北;西至上官河中心線以東;北至興化中學北河西…[詳細] |
長安社區 | ~003 | 主城區 | 長安社區:地處興化城區東北部,東至上官河以西;南至牌樓路以北;西至長安路以東;北至市河路以南,轄區面積0.58平方公里。人口約13296人,5619戶…[詳細] |
文峰社區 | ~004 | 主城區 | 文峰社區:位于興化城區東部,東至上官河中心線以西,南對車路河中心線以北,西至長安路中心線以東,北至牌樓東路沿東城外大街中心線以南。轄區面積0.6平方公…[詳細] |
景范社區 | ~005 | 主城區 | 景范社區:位于興化城東南部,北至車路河,南與臨城接壤,西至南英武南路至五里東路向東沿興化大道以東,東至垛田轄區。人口2616戶,7856人,共有9個小…[詳細] |
五岳社區 | ~006 | 主城區 | 五岳社區:地處興化城區南部,轄區面積0.85平方公里。2008年8月成立。東至英武南路至五里東路向東沿興化大道中心線以西;南至高興東公路中心線以北;西…[詳細] |
儒學社區 | ~007 | 主城區 | 儒學社區:地處興化城區南部,東至英武中路,西至豐收南路,南至車路河,北至牌樓西路。轄區面積45萬平米。內有居民4219戶,12000人。…[詳細] |
滄浪社區 | ~008 | 主城區 | 滄浪社區:地處興化城區中心地段,位于興化兩條主干道英武路、長安路之間,北至牌樓路,南到車路河防洪大堤,轄區占地約0.64平方公里。居民2584戶,人口…[詳細] |
文林社區 | ~009 | 主城區 | 文林社區:地處興化城區西南部,東至豐收南路以西,南至昭陽路以北,西至環城路以東,北至橫涇河以南,轄區面積約0.68平方公里。居民10066人,3926…[詳細] |
南滄社區 | ~010 | 主城區 | 南滄社區:東至南官河,南至中和路,西至經一路沿五里路至過境公路以東;北至昭陽路,面積2.1平方公里。有5489戶、15700多人,轄內小區有:幸福小城…[詳細] |
新陽社區 | ~011 | 主城區 | 新陽社區:東至豐收路,南至橫涇河,西至下官河,北至海池河。區域面積62.34萬平米。轄區居民4507戶,人口12076人。轄區小區有躍進橋公寓、滄浪公…[詳細] |
西霞社區 | ~012 | 主城區 | 西霞社區:東至下官河中心線向南延至東水產村漁塘西與肉聯廠交界處以西,南至橫涇河中心線以北,西至過境公路中心線以東,北至大溪河中心線以南,約合1平方公里…[詳細] |
牌樓社區 | ~013 | 主城區 | 牌樓即四牌樓,建于明代,懸匾47方,旌表宋代以來本籍名人72人,故名。…[詳細] |
新義社區 | ~014 | 主城區 | 新義社區:地處興化城區北部,東至上官河中心以西,南至拱極路沿九頃路中心線以北,西至海池河沿楚水路至長安北路中心線以東,北至過境公路中心線以南。面積0.…[詳細] |
海池社區 | ~015 | 主城區 | 海池社區:地處興化老城區偏北,東至海池河沿楚水路至長安北路中心線以西,南至海池河,西至英武路,北至過境公路,轄區面積約0.8萬平方公里。內有居民320…[詳細] |
英武社區 | ~016 | 主城區 | 英武社區:轄區面積約56.48萬平米。東至英武北路,南至海池河,西至過境公路,北至過境公路。轄區居民3050戶,10100人。…[詳細] |
五岳村 | ~200 | 主城區 | 五岳村位于新區,由東五里和藥沈兩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9個村民組,469戶,現有人口1036人。根據市委辦《關于推進2012年度全市鎮村環境整治工…[詳細] |
沙甸村 | ~201 | 主城區 | 沙甸村地處興化城新城區,位于長安大橋南首東西兩側,交通便利,區位優勢非常明顯,由沙垛下甸兩個自然村于2000年合并而成。其中沙垛村2007年由于政府規…[詳細] |
嚴家村 | ~208 | 主城區 | 泰州市文明村、泰州市小康示范村——嚴家村地處興化城區西北角,區位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村里有楚龍面粉、興順電子、桃源畜禽等十多家省市級重點企業,已成…[詳細] |
城北村 | ~209 | 主城區 | 昭陽鎮城北村位于興化市烏巾蕩風景區境內,該村是由雙官、關門兩個自然村合并而成,耕地面積1928畝,11個村民小組,843戶居民,人口2179人,其中黨…[詳細] |
新城村 | ~210 | 主城區 | 昭陽鎮新城村黨總支位于水鄉路175號,下設新城和南賀2個支部,現有支委委員6人,其中黨總支書記1人,副總支書記、南賀支部書記1人,新城支部書記1人,支…[詳細] |
地名由來:
以歷史名人命名。戰國時期,楚國令尹、上柱國將軍昭陽封邑于此,故名。
昭陽名云,字陽,謚號“山子”。戰國時楚國令尹。楚昭王后裔。原為大司馬,主管楚-事;兼領柱國,衛戍楚都郢(今湖北江陵紀南城),封上爵執珪。 昭陽將軍為楚國令尹、上柱國(戰國時楚國所設官名,原為保衛國都之官。后楚國的最高武官,也稱上柱國。…… 昭陽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昭陽鎮系江蘇省興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北緯32o40′—33o13′,東徑119o43′—120o16′,地處江淮之間、蘇北里下河腹部、長江三角洲沿江經濟帶。東鄰垛田鎮,南接興化市經濟開發區,西與西郊鎮及高郵市甘垛鎮毗鄰,北與西鮑鄉相望。總面積50平方公里。
昭陽鎮境內地勢低平,地面真高平均1.8米。河道總長約50公里,其中骨干河道11條,主要有橫涇河、大溪河、西蕩河、興東河、東平河、車路河、上官河、下官河、白涂河、泗洲河、山子河,總長35.6公里,陸地面積7.4046萬畝,水域面積2.3590萬畝,分別占總面積的76.2%和23.8%。
昭陽處于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兼有海洋性和大陸性氣
榮譽排行: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名單出爐,昭陽街道上榜。
2011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昭陽街道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李園位于興化市區武安街西側。始建于清咸豐(1851-1860)年間,原為清代揚州富商李小波的私家花園,是一座具有設計風格獨特,建筑技藝精湛,獨具地域特色的水鄉園林。因地形狹長,有“余園半畝”
李園位于興化市區武安街西側。始建于清咸豐(1851-1860)年間,原為清代揚州富商李小波的私家花園,是一座具有設計風格獨特,建筑技藝精湛,獨具地域特色的水鄉園林。因地形狹長,有“余園半畝”
鄭板橋故居,位于江蘇省興化市東城外鄭家巷7-8號。坐北朝南,前后兩進,有正屋坐南朝北房3間,另有門樓、小書齋、廚房各一間。故居內陳列鄭板橋生活用具及鄭板橋書畫復制品,研究鄭板橋的資料等等,堂
楊家大院位于市區東城外大尖,東經119°50′46.1″、北緯32°56′04.5″。始建于明中期,是一處具有明、清和民國不同風格的古建筑群。東至復順和巷,西至魚市口,南至大尖南河,北至龍津
解家祠堂位于興化市區東城外大街市場巷內,明代建筑,磚木結構。由東樓、西樓、中樓(正廳)、廂房、大門、二門、后門(闕門)等構成。現存東西3幢兩層樓房和西廂房,共有房屋18間,其東端設有2間兩層
歷史沿革:
戰國時期,為楚將昭陽來邑。
唐代設昭陽鎮,隸屬海陵。
五代隸屬興化縣。
南宋紹興五年興化縣戰役,昭陽鎮隸屬泰州。
紹興十九年復隸興化。
一直為縣治所在地。
1946年6月劃城東皋、新義、昭陽、景范、新陽5個小鎮,直屬縣政府,1952年又增設南滄、文峰、朝陽3個小鎮。
1958年撤小鎮為昭陽人名公社,1961年更名為新興鎮,1980年復原名。
1999年城區擴大,納入原東潭鄉及周圍鄉村。
下設16個社區。
2016年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