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黃集鎮 | 隸屬:銅山區 |
區劃代碼:320312103 | 代碼前6位:320312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蘇C |
長途區號:0516 | 郵政編碼:221116 |
轄區面積:約6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08萬人 |
人口密度:約74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左莊村 | ~201 | 村莊 | 明末,左姓定居于此取名。1958年成立左莊生產大隊,隸屬黃集公社;1983年,撤銷左莊生產大隊,設立左莊村;2000年撤鄉設鎮,隸屬黃集鎮;2010年…[詳細] |
謝莊村 | ~202 | 村莊 | 清代,有幾戶謝姓居住取名。1958年成立謝莊生產大隊,隸屬黃集公社;1983年,撤銷謝莊生產大隊,設立謝莊村;2000年撤鄉設鎮,隸屬黃集鎮;2010…[詳細] |
運城村 | ~203 | 村莊 | 運城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傳樓村 | ~204 | 村莊 | 走進黃集鎮傳樓村,村里,街道寬敞、綠樹成蔭;群眾家中,窗明幾凈、院落整潔;村民們,衣著整齊、精神飽滿……近年來,傳樓村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個主…[詳細] |
黃東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因村委會管理區域位于黃集村東部,故名。1958年成立黃集生產大隊,隸屬黃集公社;1983年,撤銷黃集生產大隊,設立黃集村;2000年黃集村分設黃東村、…[詳細] |
黃西村 | ~206 | 鎮中心區 | 因村委會管理區域位于黃集村西部,故名。1958年成立黃集生產大隊,隸屬黃集公社;1983年,撤銷黃集生產大隊,設立黃集村;2000年分設黃西村、黃東村…[詳細] |
高樓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明代,宗姓大戶蓋了高樓,故名。1958年成立高樓生產大隊,隸屬黃集公社;1983年,撤銷高樓生產大隊,設立高樓村;2000年撤鄉設鎮,隸屬黃集鎮;20…[詳細] |
圣范村 | ~208 | 村莊 | 明朝,此處有一卞姓先生在韓樓教書,有圣范之意,故名。…[詳細] |
聶樓村 | ~209 | 村莊 | 清朝,聶姓遷此,挖地下有磚石似樓基,故名。…[詳細] |
金樓村 | ~210 | 村莊 | 明末,金姓來此落戶并蓋樓,取名金樓。1958年成立金樓生產大隊,隸屬黃集公社;1983年,撤銷金樓生產大隊,設立金樓村;2000年撤鄉設鎮,隸屬黃集鎮…[詳細] |
平樓村 | ~211 | 村莊 | 清朝,胡家在此居住蓋一平樓,故名。1958年成立平樓生產大隊,隸屬黃集公社;1983年,撤銷平樓生產大隊,設立平樓村;2000年撤鄉設鎮,隸屬黃集鎮;…[詳細] |
楊莊村 | ~212 | 村莊 | 清朝時,楊姓在此定居,故名。1958年成立楊莊生產大隊,隸屬黃集公社;1983年,撤銷楊莊生產大隊,設立楊莊村;2000年撤鄉設鎮,隸屬黃集鎮;201…[詳細] |
神洼村 | ~213 | 村莊 | 此村神姓居多,村前地勢低洼,故而此名。1958年成立神洼生產大隊,隸屬黃集公社;1983年,撤銷神洼生產大隊,設立神洼村;2000年撤鄉設鎮,隸屬黃集…[詳細] |
陳樓村 | ~214 | 村莊 | 定居時,陳姓有樓,故取此名。1958年成立陳樓生產大隊,隸屬黃集公社;1983年,撤銷陳樓生產大隊,設立陳樓村;2000年撤鄉設鎮,隸屬黃集鎮;201…[詳細] |
呂樓村 | ~215 | 村莊 | 清朝,呂姓遷來較早,并有樓,故名。1958年成立呂樓生產大隊,隸屬黃集公社;1983年,撤銷呂樓生產大隊,設立呂樓村;2000年撤鄉設鎮,隸屬黃集鎮;…[詳細] |
王崗集村 | ~216 | 村莊 | 相傳宋朝,王姓有十缸銀子取名拾崗集,后改為王崗集。…[詳細] |
朱樓村 | ~217 | 村莊 | 朱姓定居,有樓,取名朱樓。1958年成立朱樓生產大隊,隸屬黃集公社;1983年,撤銷朱樓生產大隊,設立朱樓村;2000年撤鄉設鎮,隸屬黃集鎮;2010…[詳細] |
三座樓村 | ~218 | 村莊 | 清初,杜姓蓋三座大樓,得名三座樓。1958年成立三座樓生產大隊,隸屬黃集公社;1983年,撤銷三座樓生產大隊,設立三座樓村;2000年撤鄉設鎮,隸屬黃…[詳細] |
地名由來:
黃姓在此定居,且有集市,得名黃級村。
基本介紹:
黃集鎮座落在三省兩縣交界處,距徐州市區35公里,鄭沛、徐豐兩條一級公路穿境而過,面積68平方公里,耕地8萬畝,人口5.1萬。
該鎮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工業、建筑業和三產協同發展的農業大鎮。
小城鎮建設布局合理、基礎設施設備,街道整潔、綠化亮化程度高,各種市場相對集中。
榮譽排行:
2020年1月,江蘇省愛衛會命名黃集鎮為2019年度江蘇省衛生鎮(村)。
2018年3月,江蘇省環保廳公布黃集鎮為首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
文化旅游:
泰山寺,又名泰山行宮,俗稱奶奶廟,占地約五畝,三面環水。據廟內碑文記載,此廟是漢代為紀念光武帝劉秀之女艷戀公主由泰山南巡游覽到此而建。后在原址重新建廟塑神,建正殿三間,坐北朝南,為一進院落,
始建于北魏,多次毀于黃河泛濫及戰火之中,末次修建于咸豐年間。廟宇為前殿三間,后殿三間,供奉觀音菩薩和諸多羅漢等神位;東西廂房各三間,為僧舍和齋房;山門五間,立有韋陀像等。后被拆除,神像被毀。
碌神寺原為閻王廟,始建年代不詳。后被拆毀,1987 年重修,廟內供奉的泥塑泰山奶奶像及閻王判官像為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重塑。現此廟又叫“碌神寺”。級別 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孫鳳鳴(1905-1935)又名孫鳳海,江蘇銅山縣人,著名愛國人士。1935年因參與刺殺汪精衛而殉難。1935年11月1日,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在寧召開,在上百余名國民黨中央委員在國民黨中央黨
歷史沿革:
1958年10月,何橋、黃集兩鄉合并,成立黃集人民公社。
1966年7月黃集公社又分為何橋、黃集兩個公社。
1983年黃集人民公社改為黃集鄉。
2000年4月,撤鄉建鎮,稱黃集鎮。
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