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蜀鎮 | 隸屬:句容市 |
區劃代碼:321183102 | 代碼前6位:321183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蘇L |
長途區號:0511 | 郵政編碼:212000 |
轄區面積:約5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58萬人 |
人口密度:約60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下蜀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下蜀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橋頭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橋頭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下蜀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下蜀村位于下蜀集鎮中心,全村面積6.76平方公里,19個自然村,1840戶,總人口4280人,耕地面積1940畝,茶園面積280畝,黨員總數132人。…[詳細] |
祝里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祝里村位于下蜀鎮西1.5公里,全村現有人口3096人,共計1100余戶,下轄23個自然村,耕地面積3906畝,其中水田2217畝、旱地1689畝、經濟…[詳細] |
六里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六里村地處下蜀鎮南側,共有14個自然村,29個村民小組,1262個農戶,人口4076人,農田面積2877畝。312國道、句蜀路橫貫其中,交通便捷,地理…[詳細] |
沙地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沙地村位于下蜀鎮312國道北部,全村約15平方公里,9個村民小組,1106戶,總人口3496人,總耕地面積約3043畝,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沙地村人憑…[詳細] |
新村村 | ~204 | 村莊 | 句容市是南京市場的后花園,這里人杰地靈,藍天綠地。新村村位于下蜀鎮東部,全村約21平方公里,11個村民小組,932戶,總人口2866人,總耕地面積約2…[詳細] |
橋頭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句容市下蜀鎮橋頭村委會(社區),地處下蜀鎮橋頭集鎮區,是下蜀鎮東大門,與丹徒區高資鎮接壤,南接312國道,西與沙地村緊鄰,北臨沿江工業集中區。全區域面…[詳細] |
裕課村 | ~206 | 村莊 | 裕課村位于句容市下蜀鎮東北部,北靠長江,南鄰滬寧鐵路,沿江公路貫穿全村,是戰略和經濟發展重地。目前全村總人口4647人,共有1559戶,13個村民小組…[詳細] |
亭子村 | ~207 | 村莊 | 亭子村位于句容市下蜀鎮的南部,北山水庫上游。全村約19平方公里,轄9個村民小組,1087戶,總人口3030人,黨員174人,總耕地面積約2810畝。十…[詳細] |
空青村 | ~208 | 村莊 | 空青村簡介
空青村地處下蜀鎮南側,句蜀路、通江路環村而過,全村地域面積約20平方公里,現有人口2300人,8個合作社,13個自然村,共820戶。…[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蜀崗而得名。
基本介紹:
句容市轄鎮。1950年建下蜀鎮,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85年復改鎮。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區35公里,距南京30公里。面積59平方公里,人口3.4萬。北臨長江,滬寧鐵路、312國道橫貫境內。轄油榨、下蜀、劉圩、祝里、山河、六里、浮橋、謝邊、窯業、新村、澗東、橋頭、河北、裕課、引河、沙地、漁業17個村委會和下蜀、橋頭2個居委會。農業以種養業為主。工業有建材、冶金、機械、化工等,主要產品有水泥、大理石、地毯等。
榮譽排行: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國千強鎮名單揭曉,下蜀鎮位列第310名。
2024年5月,2024年全國鎮域經濟500強榜單發布,下蜀鎮位列第361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名單發布,下蜀鎮位列第299位。
2023年9月,2023年全國五百強鎮名單發布,下蜀鎮位列第376。
2021年10月,下蜀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313位。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下蜀鎮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公布,下蜀鎮位列第464名。
2019年1月,江蘇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下蜀鎮為2018年江蘇省健康鎮。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名單出爐,下蜀鎮上榜。
文化旅游:
中華三育研究社舊址,位于句容市橋頭省財經大學紅山分校內,民國建筑。始建于1925年,為當時的教會學校—中華三育研究社;抗日戰爭中被毀,1948年初,由美國華盛頓神學院院長李博克指導重建,19
句容市長江提水站位于下蜀鎮境內,1979年9月建成。由提水一站、提水二站兩座抽水站以及引河、渠道等組成,通過抽提長江水翻越寧鎮山脈,流入北山水庫,補給我市北部5個鎮區22.5萬畝農田的灌溉和
下亭子土墩墓群位于下蜀鎮亭子灣山下亭子村,周代。原共有4座封土墩,因農業開墾現僅存2座土墩墓。其中1座位于村西北約150米,地處崗沖之間平地。墩高約3.2米,底徑約22米;另一座位于村北約5
東謝土墩墓群位于句容市下蜀鎮亭子東謝村西北約800米,周代。原共有5座封土墩,現因農業開墾存在4座封土墩,地處土丘崗脊,墩周地面海拔高月65-82米,墩高約1.2-1.7米,底徑約13-21
下蜀井位于句容市下蜀鎮南街向西16米處。康熙三十七年十月。此井欄保存好,附近居民長年使用該井水。
歷史沿革:
下蜀鎮為歷史古鎮,原名河口;唐代時期,置河口,建鹽港,俗稱“官港”,設倉轉運。
北宋時期,改名下蜀鎮,置巡檢司,并設驛站。
明代時期,仍稱鎮。
清初,撤銷下蜀鎮,于今集鎮北設河口鎮。
民國十八年(1929年),復為下蜀鎮,屬第九區。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為第五區下蜀鎮。
1949年,仍為鎮,屬第九區。
1956年,撤區并鄉,改置下蜀鄉。
1958年,與寶華、亭子2鄉合并設寶華人民公社;同年,又分設為下蜀、
區劃: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下蜀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