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直溪鎮 | 隸屬:金壇區 |
區劃代碼:320413106 | 代碼前6位:320413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蘇D |
長途區號:0519 | 郵政編碼:213000 |
轄區面積:約29.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06萬人 |
人口密度:約138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直里社區 | ~005 | 鎮鄉結合區 | 由直里大隊得名。合作化時稱直里初級社。1956年為直里高級社。1958年改為直里大隊。1983年體制改革時更名為直里村。2013年撤銷直里村建制,在原…[詳細] |
直溪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以直溪鎮而得名。解放初,屬直溪區鮑塘鄉的一部分。1956年屬春花高級社的一部分。1958年為直溪鄉水北大隊。1980年因與水北公社重名,1981年改為…[詳細] |
塢家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以塢家自然村而得名。1956年為東方高級社。1958年為東方大隊。1980年改為塢家大隊。1982年更名為塢家村。2001年原舍田村、共豐村并入塢家村…[詳細] |
汀湘村 | ~204 | 村莊 | 以汀湘河而得名。1956年4月,劃歸金壇縣直溪鄉。合作化時稱峰老高級社。1958年為東風大隊。因與西崗鄉東崗村重名,1981年9月23日,改為汀湘大隊…[詳細] |
西溪村 | ~205 | 村莊 | 因村落位于西溝岸之西,故名。1955年稱西溪初級社。1958年為西溪大隊。1983年體制改革時更名為西溪村。2001年東溪村、顏家渡村并入西溪村。…[詳細] |
王甲村 | ~207 | 村莊 | 以王甲村自然村而得名。1956年建王甲初級社。1958年為王家大隊。1983年體制改革時更名為王甲村。2001年謝甲村、董永村、建豐村并入王甲村。20…[詳細] |
溪濱村 | ~208 | 村莊 | 以溪濱自然村而得名。2001年原耿莊村、蔣巷村、西村村合并設立溪濱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巨村村 | ~209 | 村莊 | 以巨村自然村而得名。1952成立人民互助組。1953年成立低級社。1956年成立高級社。1957年成立巨村大隊,劃歸金壇縣。1983年體制改革時更名為…[詳細] |
建昌村 | ~210 | 村莊 | 建昌村:位于金壇西北部,距市區17公里,東隔莊城河與白塔相望,南沿通濟河與后陽分界,西傍通濟、簡瀆河與登冠毗鄰,北依上新河與丹陽延陵相望,地處圩區,四…[詳細] |
天湖村 | ~211 | 村莊 | 因位于西北部的南天荒湖而得名。天湖村原是天湖鄉的一部分,1957年并入建昌鄉成立高級社。1958年屬直溪人民公社天湖大隊。1959年屬建昌人民公社為天…[詳細] |
迪莊村 | ~213 | 村莊 | 原來有大面積的蘆葦,因此命名荻(蘆葦)莊,意思是蘆葦叢中的小村莊,后改名為迪莊。…[詳細] |
井莊村 | ~214 | 村莊 | 由井莊大隊得名。解放初為井莊行政村,1956年為東昇高級社。1958年屬直溪人民公社建南大隊。1959年屬建昌人民公社井莊大隊。1967年更名紅旗大隊…[詳細] |
新河村 | ~215 | 村莊 | 新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呂坵村 | ~217 | 村莊 | 以呂坵自然村而得名。三國時為旱谷山,后改為呂坵。呂坵過去屬莊一鄉。1956年歸屬建北鄉。1958年屬直溪人民公社建東大隊。1959年屬建昌人民公社為呂…[詳細] |
養殖場村 | ~219 | 村莊 | 養殖場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直溪河(今通濟河)而得名。
基本介紹:
金壇市轄鎮。1930年建直溪鎮,1947年改直溪鄉,翌年復為直溪鎮。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58年復設鎮。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13公里。面積29.4平方公里,人口2萬。沿通濟河可通往市府所在地和長江兩岸各城市。朱延公路穿境。轄舍田、塢家、鶴科、共豐、直里、直溪、建興、觀前、鄧墓、汀湘、良田、鮑塘、鎮西、鎮東14個村委會和鎮東、鎮西2個居委會。農業主產稻、麥,養殖蠶、生豬、水產品。鎮村企業所產呢絨面料暢銷全國各地。鹽礦資源豐富。
榮譽排行: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國千強鎮名單揭曉,直溪鎮位列第483名。
2024年5月,2024年全國鎮域經濟500強榜單發布,直溪鎮位列第472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名單發布,直溪鎮位列第483位。
2023年9月,2023年全國五百強鎮名單發布,直溪鎮位列第447。
2021年10月,直溪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501位。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直溪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名單出爐,直溪鎮上榜。
2010年3月,環境保護部授予直溪鎮2010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望仙橋位于金壇區直溪鎮新河村委望仙橋村49號北側。相傳此橋最初建于西晉末年,最早為木橋。東晉時二次建橋,為單孔石拱橋,并起名為“望仙橋”。清乾隆年間三次修橋,橋形與原來相似,規模略有增加。1
中共蘇皖區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位于金壇區直溪鎮蔡甲村委西側,原為革命烈士曹江臨的私宅。曹臨江,1906年生,1938年參加青抗團,1939年入黨,1941年任鎮江縣軍事科科長。1941年秋,被
石獅(一對)位于金壇區直溪鎮呂坵村委夏王村東首河東30米,原來為王家祠堂的守門獅。門是進出房屋的必經之處,在中國的古代社會,人們認為門飾是有靈性的,對大門的裝飾極為重視。守門石獅的誕生和古人
潘家墩兵工廠舊址位于江蘇省金壇區直溪鎮蔡甲大隊潘家墩村6號南側。房屋為磚木間架式結構,原有6間,西面4間因火災被毀,現僅存東面2間。屋后搭建有兩間小屋,與主房相連接,西隔墻采用現代黃磚重新修
湖濱抗日中學舊址位于金壇區直溪鎮呂坵村委真武院東側。湖濱中學是抗戰時期由抗日民主政府創辦的一所培養抗戰人才的學校。學校創辦于1942年。因其特殊的地理條件,建昌圩成為抗戰時期新四軍蘇南抗日斗
歷史沿革:
始建于清初,清宣統二年(1910)置直溪鎮,后改為鄉。
1949年5月,為直溪區直溪鄉,后改為區屬鎮。
1957年8月,合并直溪鎮、石馬鄉、鮑塘鄉之一部置直溪鄉。
1958年9月,建昌、登冠2鄉并入,成立直溪人民公社。
1959年2月,原建昌、登冠2鄉區域析出。
1983年6月,復為直溪鄉。
1986年3月,撤鄉設鎮。
2000年1月,登冠鎮并入。
2007年3月,建昌鎮并入。